好风凭借力 牵手结硕果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10月15日 08:37:00 星期三 |
——我县深化区县协作纪实
从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到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拱墅区、高新区(滨江)与我县开展区县协作已进入第四个年头。 数年来,围绕区县联动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制定出台“一揽子”政策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联席会议、主任例会、互访互通等机制从建立到成熟,为确保规定动作到位、创新动作出彩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年来,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以项目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重点,区县之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如今,协作共赢之花绽放如斯,硕果累累。 (一) 城乡融合、幸福共享,无疑是区县协作的最佳形态。作为主要的受益方,这些年来,我县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扎实的作风推进区县协作,尤其是把协作资金作为履行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职责的重要平台,切实管理好、使用好协作资金,不断发挥协作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将两区的寄托转化为桐庐百姓的福祉。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有没有一套健全的资金使用与管理机制是巩固提升区县协作成效的关键。在区县协作伊始,县统筹办就将如何规范地使用和管理协作资金作为工作重点。经过多次协商讨论,制定出台《拱墅、滨江、桐庐协作项目建设和支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协作资金的使用范围,项目资金的申请及拨付程序、资金的管理要求等。在这基础上,设立了“区县协作资金专户”,确保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为协作资金使用的安全、便捷、有效奠定了扎实基础。 项目为王,引领发展。“将协作资金向桐庐农村及百姓倾斜。”在明确这一原则后,县城农民集聚工程“春江景苑”、城北老年体育活动中心、镇街结对、美丽乡村培育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异地联购物业、“一乡一业”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协作共赢等近400个项目先后开工,为推动我县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美丽乡村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协作不断深入,新元素、新亮点层出不穷。今年的33个项目已安排落实,05、16省道沿线“四边三化”环境综合提升一期工程、农村智慧医疗“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等一批新项目先后登场,进一步体现出我县造福百姓的决心和信心。 “资金跟着项目走,预拨资金跟着进度走”,这是区县协作资金拨付的一个原则。在协作资金的使用管理中,县统筹办始终坚持全过程管理,使协作资金可控、可管。各责任单位项目申报要提出预算,提供相关职能部门的立项审批文件。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监管,定期赴各项目工地进行现场踏看,了解形象进度,督促项目进展,加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建成后,严格按照规定,联合财政等单位进行现场验收,按照程序拨付。每年年底,进行年度协作资金审计,查找资金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协作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 写活了“资”字,更少不了“智”字。要实现长远发展,招才引智是源泉所在。 全县各乡镇(街道)与两区街道或部门全面结对,签订协作框架协议;滨江区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桐庐设立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建立长期医疗合作关系,组织医疗卫生专家来桐开展专题讲座和免费义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富春江镇(芦茨)乡村慢生活管委会合力打造茆坪“山水古韵画家村”;拱墅区社区学院、北苑实验中学等学校与我县15所中小学建立长期结对交流关系…… 每年互派干部挂职;深化“手拉手、结对子”工程、创意人才智力提升工程等;开展人力资源交流大会、大学生就业推荐暨创业项目展示会等。既加强区县交流合作,又推进城区优势技术、人才要素向桐庐流动。渠道更宽,舞台更高,各路人才为深化区县协作各展身手。 (二) 滨江、拱墅市民畅游画城 “在乡下过了大半辈子,如今在县城住上了漂亮的公寓房,我和老伴都开心得很。”得益于县城农民集聚工程,年过七旬的李松旺去年在春江景苑安家。 共建农民集聚工程是区县协作启动后的第一个大动作。整个过程中,在县城春江路、龙潭路口建设36幢,共1804套农民集聚公寓房,总建筑面积达到33.78万平方米,可置换农民宅基地800亩左右。目前,项目一期及二期Ⅰ、Ⅱ标段已交付使用,651户共2280人搬进了新家。眼下,二期Ⅲ、Ⅳ标段已基本完成建设,即将开展置换工作。 集聚工程是区县协作的亮点,李松旺的喜悦是区县协作造福百姓的一个有力写照。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为两大抓手,桐庐百姓的幸福指数从区县协作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提升动力。 看镇街结对点面开花。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15个镇街结对项目,三年项目总投资4.57亿元,累计安排协作资金2500万元。通过对农村道路、桥梁、水利、文体及教育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切实完善各个乡镇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品质。目前,2011~2013年度镇街结对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看美丽乡村风景独好。安排协作资金1870万元,支持127个行政村290个美丽乡村培育村建设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重点实施道路整治、村庄绿化、庭院整治、环境美化、路灯亮化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扩大美丽乡村建设覆盖面和影响力。各个项目于2012年启动,并于当年全部完工。 看文体中心呼之欲出。安排协作资金2000万元,支持桐庐城北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这个由老年体育活动和青少年体育教育两大功能区块组成的活动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桐庐最为完善的综合性健身场馆。据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将于今年底建成。 随着协作程度不断加深,三地百姓之间你来我往愈发频繁。在一次次的交融中,在一声声的欢声笑语中,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2011年,“拱墅—桐庐”启动“城乡万人体验游”活动,“区县协作旅游卡”让两地市民享受旅游景点门票半价的优惠。2012年,“桐庐旅游进社区”活动中,价值五百万的桐庐旅游消费券,送到了拱墅、滨江两地市民手中。2013年,在上海,“畅游富春江、情醉大运河”、“休闲美食在拱墅、旅游度假到桐庐”,拱墅—桐庐共推“江河之旅”。 今年5月6日,来自两区的居民代表参加“桐庐百姓日”区县协作民宿体验活动,感受纯真地道的民风民俗;拱墅、高新区(滨江)共120名居民赴旧县街道合岭村、合村乡岭源村体验桐庐民宿旅游;9月19日~21日,首届杭州汽车置换节暨拱墅—桐庐汽车大联展在桐庐体育馆成功举办…… “桐庐山好水好空气好,在这过日子,真是好时光。”像家住滨江区西兴街道的赵晓荣一样,越来越多人盼着留在桐庐。“城里人的第二居所”让桐庐更受欢迎。 (三) 2013杭州拱墅-桐庐“江河之旅”上海推介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唯有产业兴,发展才更有持久动力。 两年前,位于滨江区的浙江施强制药有限公司,已实现连续5年以100%的速度增长,年产值达6个亿。但同时,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而扩大规模,企业四处奔波,多年未果。 乘着区县协作东风,我县规划出120余亩土地,着力打造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园桐庐分园。“施强药业”成为第一家入驻的企业。 落地、开工、投产……如今,现代感十足的“制药王国”内,研发团队“高精尖”、明星产品首屈一指……好一派蓬勃朝气。 一花引来万花开。 作为国内和全球最大的智能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不久前与我县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一个全新的制造业基地——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园正在建设中。 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富士达”年产3600吨低温绝热材料生产项目落户,目前项目已进场建设;来自滨江的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LED驱动器项目正式落户;杭州农茂食品有限公司冻干果蔬生产项目也已入驻,这是投资规模最大的农业类项目……如今,已转移项目70余个、总投资近9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0亿余元。产业转移不断深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产业共兴正孕育出新的发展热潮。 与热闹的工业相比,文创方面的产业协作同样风生水起。2011年,滨江—桐庐精彩“1+1”漫画秀活动上,杭州“宏梦卡通”为桐庐“华钏制笔”开发的虹猫蓝兔笔闪亮登场。 随后,拱墅区组织区文创产业联盟、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与我县相关企业进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交流与合作;滨江在我县建立“高新区(滨江)—桐庐漫画基地”,并引进动漫节“乐乐”品牌,与县内十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合作开发了400余款“乐乐”衍生产品。 百花齐放春更艳。 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写活“农”字的一系列共建活动为形成产业发展百花齐放的有利局面带来了更多阵阵春风。 让短板迎头补上。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何找到突破点?以异地联购物业项目为支点,分层分类推进,为全县10个乡镇、街道(除4个中心镇)的54个经济薄弱村在县城农民集聚工程“春江景苑”联购营业用房12364.15平方米,总投资8899.44万元,其中,2013年投入区县协作资金3500万元。所购物业招租后所得租金平均分配给54个经济薄弱村,可确保每个经济薄弱村每年能有8万元以上的物业租金收入,以增加这些村的集体经济来源。目前,所有营业用房已全部完成购房工作,其中6293平方米营业用房已成功招租,已获得租金62.54万元,其余营业用房规划建设特色美食街,正在招商中。 让示范引领发展。“一乡一业”的特色如何打造?以各地农业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支持14个乡镇、街道建设20个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总投资达9727.58万元。其中,2013年开始实施14个项目,投入协作资金1500万元。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和发挥“引领、推广、示范”作用的要求,每个示范区相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核心区面积500亩以上。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将有效助推桐庐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劳动就业,加快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目前,2013年度14个示范园区大部分已基本建成。 让进出精彩不断。三年前,我县在杭成立的第一个“农超对接”蔬菜直销点——桐庐优质农产品(拱墅)直销中心正式亮相,无公害新鲜蔬菜、土鸡蛋、豆腐干等百余种农产品亮相百姓家门口,城里人尝到了原汁原味的桐庐土货。随后,两区桐庐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成,加上电子商务、团购等全新销售渠道的打造,桐庐农产品的名气越来越响。去年,桐庐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暨农业招商引资、民宿产业杭州推介会精选了70余个桐庐优质农业农村类招商项目亮相。不但走得远,而且越走越好。 产业发展的好戏不止于此。2012年起,根据协作共赢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安排1000万元协作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产品供销、旅游合作、人才协作、产业转移、科、教、文、卫合作及其他区县综合性合作项目。两年共对转移桐庐产业投资项目、优质农产品供销作、阳光旅游进社区、人才、文创协作等40个项目进行了补助,其中2012年补助17个,2013年补助23个。 成绩来之不易,更宝贵的是积累的好做法与好经验为更深入地推进区县协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下一步,我县将继续依托区县协作载体,在巩固现有协作成果基础上,积极主动对接,加快接轨融入,推进协作项目建设,深化互动交流合作,致力于更好地发挥区县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共进。我们相信,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上必将取得新的成效。 |
原标题: 好风凭借力 牵手结硕果 |
作者:通讯员 钱 亮 朱 玲 记者 滕晶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