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民宿发展迎来新机遇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8月20日 08:54:15 星期三 |
村村有美景 乡乡有民宿
从去年年底明确发展民宿产业,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以来,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在城南街道金牛村的示范带动下,江南镇环溪村、桐君街道梅蓉村、旧县街道合岭村等也不甘落后,快步跟进,我县发展民宿产业氛围日渐浓厚。截至6月底,我县启动民宿示范村试点18个,新增经营户165户、床位1747张,全县民宿床位总数达到4200张,占杭州市民宿总床位的27%。 因村制宜 创新经营机制 之前,在我县发展民宿,并无多少经验可以借鉴。自发展民宿产业以来,我县因村制宜,创新民宿经营机制,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各村探索出了适合本村发展民宿的路子。 在发展民宿产业中,我县明确了重点发展四类民宿:一是依托景区、景点的景观特色民宿;二是依托少数民族、古村落、地方特色文化的文化(民俗)体验民宿;三是依托山区田园风光的乡野体验民宿;四是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和农场的产业特色民宿。不拘一格办民宿,使我县涌现出了景观特色型、古村落文化体验型、乡野田园型、农业特色型等不同风格的民宿,更有芦茨土屋、石舍香樟、秘境酒店等高端特色民宿,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江南镇环溪村是个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香樟伫立、绿荫环抱;溪流清澈、鱼游虾嬉。游客们或群聚“猪栏”茶吧休憩聊天,或在银杏广场散步观景,也可去莲塘赏荷采莲蓬,在乡风古韵中陶醉……前几年开始的美丽乡村建设让环溪村火了,来这里的游客是一拨接一拨,但是留不住游客,早上来了,下午走了,游客玩不尽兴,原因就是这里没有地方住。而从今年5月份开始,这样的现状有了改观,因为环溪村的19个民宿点于5月份集体开张营业了。同月17日,桐庐县“一家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环溪村“一家亲”民宿接待中心揭牌。村里的19家民宿由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这标志着该村“民宿经济”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环溪村的民宿,都是参照星级宾馆标准装修,曾经堆放杂物的顶楼、弃之不用的空闲房,而今成了一间间别具异国情调“榻榻米”或童话小木屋。干湿分离的卫生间,整洁舒适的客房里配有液间电视等。不仅如此,县农办、县旅委、江南镇政府还帮村里请来专家,对民宿经营户进行客服礼仪和烹饪培训,提升软实力。同时,细心的业主们在客房里,也都摆上了绿意葱茏的植物。环溪“一家人”民宿特色集聚区,促进了环溪村集体和农民经济的有效有序发展。 而城南街道的金牛村是我县民宿经济集聚体建设示范先行点,在“公司主导先行+村委协助管理+农户自主经营”这一模式的带动下,已有经营户10余户,而且有不少村民都跃跃欲试。该村由桐庐村村乐旅游咨询有限公司对客源进行统一分配,并制定服务标准、统一对外宣传。公司还与农户签订协议书,确保每个月有一定的客源,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金牛村的不少民宿经营户在一个月内,接客日已超过了15天,周末更是一房难求。如果客人不提早半个月预订,根本就订不到房。 此外,莪山畲族乡新丰村则是农房一次性出租30年,引进外来资金建设运营。合村乡高凉亭村的村企合作投资木屋民宿以及百江奇源村的农户出房间村级统一经营等,各村在“实现六统一、打造集聚体”的总要求下,因村制宜,机制灵活,成效显著。 部门联动 加快试点村建设 我县发展民宿,定的调子便是“乡乡有民宿”,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落实一个环境、基础、区位、民俗特色条件较好的村落率先开展民宿产业试点,努力实现“二年规模成型、三年产值达标”,即2014年底确保全县试点村新增床位总量达到3000以上,2015年底实现3000万元经营目标。 县农办作为牵头单位,落实人员实行全程指导服务,还组织相关培训,通过农闲、夜间、入户教学的方式开展送教上门,做到了“民宿开到哪里,培训跟到哪里”。通过烹饪技艺、服务礼仪、客房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手把手教学,经营户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县农办开展的“月光培训”受到了民宿经营户的热捧。所谓“月光培训”就是农民素质培训班的形式之一,举办方考虑到农民白天忙于搞生产,把培训改在晚上到农民家门口进行,从而被民宿业主们形象地称为“月光培训”。 帮助贷款、培训烧菜、策划推介……桐庐扶持农户投资民宿措施实打实。县农办、旅委、公安、工商、消防、环保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民宿产业服务规范、技术规范等县级行业标准,在确保规范、安全、有序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各乡镇(街道)督促指导各个民宿村建立和完善民宿管理机构和制度,实行客源统一组织、统一接待、统一调配,规范了接待市场。为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县农办等部门还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实现经营人员培训全覆盖。 政策扶持 推进“乡乡有民宿” 一个新的产业发展,定必有相应的扶持政策保驾护航。 既建设新农村,又经营新农村,我县以乡村民宿为突破口,让美丽经济最终化为农民的美好生活。目前,全县14个乡镇(街道)发展乡村民宿的热情高涨。这自然是得益于去年我县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美丽乡村民宿经济的实施意见》,里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民宿经济发展,对新增床位、发展民宿电子商务、旅行社游客输送等方面进行补助和奖励。 按“乡乡有民宿”的要求,我县专门制定了民宿产业扶持政策和三年规划,我县于2013年至2015年集中培育20个民宿经济特色示范村,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个示范村。至今年年底,全县新增民宿经营户300户、新增床位数3000张,2015年底接待量达到30万人次、经营收入3000万元。 《意见》还明确:县财政2013年至2014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民宿产业发展。对列入试点的20个村,其当年新发展的民宿经营户,单户接待规模达到6张床位(含)以上,且经营满半年以上,通过验收后,县级财政统一按每个新增床位一次性1200元的标准(限2014年底之前开业、2015年6月底前经营满半年的民宿)核拨至各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至少按县级标准1:1配套,资金拼盘后再统一补助到户。经营户通过星级评定,达到市级以上标准的,按农家乐产业相关政策给予奖励。2014年底前新增床位总量达到200张以上且实行统一经营和管理的示范村,对村级民宿管理机构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试点村统一建设停车场、接待服务中心、旅游导向标志、民宿楼标志牌、游乐项目等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市场营销宣传,享受乡村旅游基础投入补助政策。 杭州市也于今年3月制定了《杭州市发展农村现代民宿业和农村运动休闲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准备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专门扶持推动农村现代民宿业和农村运动休闲业的发展。比如租赁经营民宿的企业,每张床位有2000元补助(补助总额不超过10万元);民宿示范村,有15万元补助;农村休闲驿站和漂流点,每个站点有8万元补助。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县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民宿村、民宿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各民宿村要加强与旅行社对接,通过业务捆绑形成旅游产品对外推介。以长三角地区都市人群为目标,加大营销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目前,先期陆续营业的金牛、环溪、荻浦、桃源、合岭等试点村,今年上半年经营总额超过284万元,经营户自然是信心满满,而老牌民宿村芦茨村今年1至6月份经营额预计超过1300万元,城市居民度假型消费提升,基础实现了“淡季不淡”。今年1月至5月,全县民宿经济直接经营收入约5100万元。而从钟山乡高峰村、凤川街道大源村的农户发展民宿经营意向来看,农户也十分踊跃。随着我县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升温,外地投资商赴桐发展民宿、农家乐产业的热度也在迅速提升。 记者 叶凌/文 黄强/摄
| ||||||
原标题: 我县民宿发展迎来新机遇 |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