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村 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两相宜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8月06日 08:39:47 星期三 |
新合乡松山村,这个偏安一隅的千年古村落,与众多的美丽乡村相比,少了一份现代气派,多了一份宁静质朴,在群山环绕中散发着如玉般温润的光泽。2013年,这个素有“千年古村”之称的村庄被列入了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该村通过挖掘、传承古村落文化,融古村落保护于美丽乡村建设之中,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美丽家园自己建 松山村群山环抱,依山傍水,林木茂盛,是不可多得的人居佳境。如今,走进村里,人们看到的是青石板铺就的干净村道、倒映着白墙黛瓦的清澈溪水、休闲公园里的参天古树,是黄发垂髫、鸡犬相闻、浓浓的山村古韵。 自2013年松山村被列入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以来,该村以松山溪为主线,对沿线绿化、沿溪居住休闲场所打造为切入点,进行系统规划设计,投资700余万元打造精品村。 村委主任周旭锋介绍,村内原先浇筑的村道已开始风化,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村民出行十分不便,村两委借助精品村建设这一东风,经讨论决定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修缮,铺上了青石板。为了美观及整齐,村里同时还为村道两旁的住户统一设计制作了洗衣池。 自建设精品村以来,村子里有了不小的变化。村中骑龙庙旁,有着几棵古树。这几棵椤树、马尾松交错缠绕,相互依存了数百年之年,特别是椤树,需4、5个成年男子才能合抱得住。平日里,古树下自然成了村民们闲话家常的好去处。去年,该村以古树群为中心,修起了一个休闲小公园,建起木座椅、木走廊,闲暇时村民们都会到这里来休憩休闲。休闲小公园对面的文化礼堂,村里也进行了提升改造,配起了高档的音响设施,这成了村中老人贺寿、村中妇女跳排舞的好场所。而松山溪边建起的几排漂亮整齐的新居,与村中古色古香的农居交相辉相。 通过村内绿化工程、松山溪沿线绿化工程等提升改造,松山村以休闲娱乐、河道治理、绿化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工程已初具雏形。几年后,进村“千米绿化长廊”柳绿成荫,将成为松山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早在2010年,村两委就从卫生治理、设施改善、打造新农居点三个方面着手,提升环境质量。眼下,清洁乡村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目前全村共配有9名保洁员,在保洁方面,该村做到人员、制度、职责、经费四落实,并制订了门前三包制度,实行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同时,村两委还对村集体用房、农房危旧房进行改造,对墙体进行白化,并铺设污水管道,建起了人工湿地,至此,村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象得到了根治。 高山蔬菜市场俏 从50多天前起,松山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里的茄子就进入了采摘季节,一直要延续到9月份。每天早上4、5点,社员就忙着到基地采摘茄子,然后分拣、装箱,销往上海、杭州等地。每公斤4元的收购价让社员们个个喜上眉梢,虽然从最初的每公斤4元的价格,降到了目前的每公斤2元左右,但社员说,今年依旧会是个丰收年。 新合乡有雪水岭这一天然屏障,常年气温比外界低3到5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高山蔬菜的自然优势。虽说一直以来,蔬菜是新合乡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茄子等高山蔬菜早已名气在外,但原先大多是为了满足自给需求,经济效益并不高。村民们都是各干各的,无论是在技术上、管理上,还是在销售上,都跟不上市场的要求。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多少钱。 近年来,新合乡审时度势,将高山蔬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不仅出台扶持政策、开通“绿色通道”服务,还积极联系农业、科技等部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并推广茄子嫁接栽培技术,作为农业科技项目进行研究,不断提高蔬菜的抗病性,促进质与量的双提升。同时,山清、水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高山蔬菜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禀赋”,再加上农药施用量少,绿色、有机如今成了新合高山蔬菜的代名词,为赢得市场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人们都在追求“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完全按照绿色无公害的标准生产的新合高山蔬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此外,得益于优质的生态环境,这里所产的雪水云绿、天堂莲芯茶也成了该村特色农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目前,该村70%以上的土地已进行流转。以此为契机,推动茶叶、高山蔬菜、毛竹基地走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道路。 古风古韵乡村游 “你看,多么快!不久前还为村中的日渐破败的古建筑着急,现在保护修复工程已经开始了!”周旭锋指着正在投入保护施工的古建筑说。这个经历千年风雨的松山古村,按照“修旧如旧、修古如古”的要求,目前正对村中的古建筑进行统一的修葺保护。 当你行走在松山村的青石板村道上,特别能感受到其作为千年古村落所具有的浓厚人文情韵,这延续千余年的历史文脉,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古村落跳动千年的脉搏。在这里,特别是建筑文化、祠堂文化和名人文化等,都幻化成一丝一缕酿成的历史陈香,变成了刻在人们心里的烙印,令生活在钢筋丛林里的都市人,沉醉、追忆…… 如何做好“古”字文章,让松山村的乡村游“游”出自己的特色来? 松山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山区自然环境,都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精品村建设中,该村把文化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和完善工作作为一大重要任务来抓,对钟氏祠堂中最为典型的为光裕堂、合德堂和云和堂,都制订了相应的保护修复计划,同时,结合各厅堂的分布,规划建设古村道,恢复古色古香的风味。 今年以来,松山村将古村落保护融于美丽乡村建设之中,以人文资源为载体,通过对当地的文化厅堂进行提升造不断丰富旅游载体,加大对文化礼堂、骑龙庙、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板龙丰富当地的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整个旅游文化内涵。 在这里,颇具当地特色的农家美食也是发展乡村游一个很好的卖点。村民历来有做索面、发糕、灰汤粽、南瓜饼等特色美食的习俗,到时,游客们到这里,吃美食、看古屋、观古庙,还可去溪中嬉水,这样古味十足的乡村游定会吸引游客前来。 今后,该村将规划充分利用村内闲置资产,着力创新机制,大力发展民宿产业,通过精品村整体改善村内环境和古风民风带动,努力打造农家乐休闲娱乐、古村落修身养息的乡村观光旅游点,让游客感受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提高村民收入。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羊角岭”休闲旅游经济,建设松山村旅游板块。 (记者 叶凌 通讯员 吴圆锋 许杰 文/摄)
| ||||||||||||
原标题: 松山村 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两相宜 |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