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团“支招”新农村建设共谋发展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5月21日 08:58:18 星期三 |
更好地响应农民需求、更好地贴近农村建设、更好地围绕农业发展……村级新农村建设顾问团如今已覆盖全县183个行政村。 一年多来,顾问团已开展活动百余次,捐助资金2000余万元,向各级争取帮扶资金500余万元,提供“金点子”2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俨然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库、智囊团和助推器。村村都有顾问团的可喜局面催生了新农村建设新热潮。 如果说走进百岁村,是顾问团牵线搭桥作用的有力体现。那么,顾问团献计出力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每天晚饭后,钟山乡子胥村的陈大姐,总是约上几个好姐妹,来到村里的文化礼堂跳舞健身。这个占地面积850平方米的大礼堂,可容纳观众600名,其中240平方米的大舞台,就是跳舞的好去处。陈大姐说,“这里还有个大镜子,大家可以边跳边看,多了不少乐趣呢。”文化礼堂人气很旺,不仅跳舞,还有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看书……“多亏了陈总的帮助,真要好好谢谢他。”陈大姐边跳边说。 她所说的陈总名为陈德军,是申通快递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顾问团团长的他,带头捐款1000万元,新建文化礼堂和困难群众救助安置房,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在他的带领下,萧山、长沙、保定、宁波、成都、义乌等地的申屠快递有限公司负责人都成了顾问团成员。而在该乡歌舞村、高峰村、大市村,快递人也都积极行动起来,或是修路、改水,或是给老人发慰问金,或是帮忙吆喝本地土特产……快递人纷纷回馈家乡,正是一个有力缩影。在顾问团这一新平台上,“回馈桑梓,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已经成为乡贤们的共同心愿。 眼下,“五水共治”正在深入推进,自然少不了顾问团的身影。在百江镇,东辉村顾问团成员积极出谋划策,自创“河段承包养鱼”新举措,不但减轻了村里、镇里河道保洁的负担,还为村里增加了一笔收入;翰坂村顾问团长方小金出资50万元,支持镇里治水工作。在凤川街道,一场“五水共治”认筹活动得到了顾问团成员的积极响应,共认筹资金22万元。 环境越来越美只是一方面,如何让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更是顾问团的工作重点。凤川街道大源村顾问团团长戴陆洲,虽然在外创业,但时刻心系家乡,尤其对家乡的好山好水念念不忘。被村里聘请担任顾问团团长后,他不但自己出力,还联系同济大学的教授到村里实地考察,制定了民宿经济及农村生态休闲旅游规划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落户在此的桐庐雪水岭旅游有限公司已走上轨道,公司将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民宿经济。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百江镇双坞村,顾问团顾问程骞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蔓藤度假村,并带动外地商人前来投资;在横村镇,香山村的水产业和阳山畈村的桃产业在顾问团的献计出力下,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合村乡岭源村,顾问团成员翁立军以自家的山湾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带动农户致富,帮助农民转变农业生产观念…… 四月末,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新农村建设顾问团走进了瑶琳镇百岁村,这个青山绿水环抱中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早就盼着你们来,终于盼到了。”村党委书记刘正荣喜笑颜开,他已准备了不少“礼物”等着顾问团。 “你放心,这次请来了各路专家,有啥难题都说出来,大家好好为村里合计合计。”顾问团团长严根巨对刘正荣的心思自然一清二楚。作为土生土长的百岁村人,严根巨对家乡发展可谓一片热忱。借着顾问团这一新平台,自然有了更大的动力。因此,这次特地请来了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水利水电局等部门的高手,为村里发展凝合力。 “都说规划引领发展,村里向着哪个方向走比较好?”刘正荣抛出了第一个“礼物”。“青山绿水是村里最大的财富,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这么好的山水,光守着不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今后要重点做好的大文章。”县农办的专家一语点破。随后,村庄规划建设、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民生实事……一个个“礼物”都被解开,刘正荣开心不已。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准确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群众所期所盼,又积极建言献策,让基层明确各自的优势、短板和发展方向。能当场答复的绝不回避,能现场表态的绝不迟疑,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在这基础上,各方力量在第一时间梳理分类、分解任务,或找准一条发展路子,或谋划一个主导产业,或争取一批扶持资金,合力为新农村建设破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凤川街道潇源村顾问团顾问黄国兴,带领着江干区15位爱心企业家来到村里对20多户生活困难的老人进行慰问,给老人们送来了棉被、葵花油等慰问品。“聊天时才发现他们是杭州来的,真要好好感谢他们。”不管距离多远,“一家亲”让老人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也让顾问团成员们欣慰不已。 为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顾问团还与各村商会、慈善会以及新农村建设服务团紧密配合,发挥各自所长,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你方唱罢我登场,齐心协力掀高潮。顾问团如火如荼的局面令人欣慰,但不禁要问,原因何在?顾问团成员的努力自然是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搭建更好的平台,让顾问团施展身手呢? 这最关键的就是要选好人。在因村制宜的基础上,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还是工商企业界(含金融)人士、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各界人士,只要有意愿、有能力为本村发展发挥作用的,均可纳入选择范围。为激发大家热情,各村不但积极邀请本地的企业老板、工商业主、派出单位负责人加入顾问团队,还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真诚邀请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创业成功人士、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反哺故土,为家乡献智出力。 由于各方参与热情高,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顾问团在各乡镇(街道)的统一组织下由各行政村负责聘请,并事先经乡镇(街道)审定名单。原则上,一个顾问团人数不超过10人,具体由各村按照“符合实际,便于组织”的原则自行确定。为进一步激发顾问团活力,不少地方还根据自身实际,分设了几个顾问组(服务组)。 在顾问团成立前,“这个团长当多久”是不少人关心的话题。期限最终确定为三年,让不少人吃下了“定心丸”。因为这是发挥顾问团长效作用的有力保障。当然,若要做到久久为功,还少不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在这套机制中,各村两委会是村级顾问团的管理主体,负责顾问团的组建、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在这基础上,经常联系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工作互动机制等三套制度应运而生。在经常联系制度中,各村两委会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拜访、寄送信函、召开会议等形式与顾问团进行沟通,基本上做到“一月一联系、一季一见面、半年一通报、全年一总结”。 为使顾问团更及时有效地掌握相关情况,情况通报制度中明确提出,本村发展计划、建设规划、重点项目推进、重要工作进展及村两委会工作有关情况,都需及时向顾问团通报。可通过召开恳谈会、工作通报会,或组织实地考察等形式,使顾问们能充分掌握情况。在互动环节,村两委会积极协助顾问团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活动内容,为顾问团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这样一来,顾问团在思想理念、管理经验、人脉资源、经济实力、专业特长等方面的优势,才能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实施、重点工作推进等进行结合,从而在落实发展项目、推进各项建设、扩大对外宣传上充分发挥顾问团的作用。
|
原标题: 顾问团“支招”新农村建设共谋发展 |
作者:通讯员 侯志高 孟佳萍 钟玲 记者 滕晶晶 漫画 吴图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