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桥村打好生态牌 引来凤筑巢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4月09日 08:50:27 星期三 |
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生态村、杭州市园林示范村……从这一连串的头衔可以看出,富春江镇象山桥村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干群一心共建家园所取得的成绩。如今,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村庄,特别是自2012年创建美丽乡村培育村以来,村庄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展露出动人新姿。 人人出力建设美丽家园 村口的休闲公园 来到象山桥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村口的那两棵古樟。从古樟处向前延伸的村道干净整洁,村道两旁的房屋整齐,房前屋后树木葱茏……处处赏心悦目。村委副主任朱月娟指着干净的街道感慨地说,一直以来,虽然村民们把自家的院子都打理得像模像样,但出了自家院落,村子里的卫生时好时坏。有检查了,整洁如新;平日里,村角旮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现在可算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走进村口一户农家,一幢漂亮的三层洋房映入眼帘,两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坐在藤椅上打着纸牌,喝着清茶,时不时还争执几句。朝四周望去,白色的围墙上三三两两地挂着爬山虎。主人沿着围墙划出一块绿化带,里面种着桂花树、麦冬等长青植物。“欢迎来到我家,我妈妈和邻居正在打牌玩呢。”朱月娟随后又指着院里的一株樱桃说,“今年樱桃长势特别好,到时大家来我家品尝樱桃。”墙角边种着的一株樱桃树上已结满了绿绿的果实,几尾鲤鱼正在树下那口小池塘里欢快地游着。其间,一根爬满了爬山虎的高高圆柱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没看出来这根柱子是什么吧?这是电线杆。我嫌电线杆子光秃秃的杵在那儿难看,去年我在杆子下面种了爬山虎,现在电线杆已经变身绿色的柱子了。不仅是我家,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的庭院可都漂亮着呢!”朱月娟自豪地说道。 2012年,象山桥村作为富春江镇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培育村,开展了白化、绿化、美化工程。实施了道路硬化1200米,新建起了2个休闲场所,同时开展320沿线整治,拆除三房。去年,还拆除了260平方米的旧厂房进行绿化景观改造。还购进了7棵银杏树分种在休闲广场等各处,在河边建起了护栏,配套绿化200平方米,今年,将投资40万元进行全村庭院整治,为村民新建围墙、花坛,并进行绿化。眼下,施工人员正忙着为村道两旁的农居砌围墙墙体、贴瓷砖,之后还将安装白色栅栏,还要在村道两旁建起绿化带。下一步,象山桥村还将沿溪种上杨柳、桂花等绿植,进一步美化村庄环境。 清除堆积多年的垃圾、柴垛,拆除旧屋舍,白化、美化、亮化村庄……象山桥村这个集体收入并不富裕的小村庄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建美丽乡村更要靠大家。”该村两委的诀窍其实很简单,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凝聚全村合力。就这样,该村按照“全面推进、因村制宜、集中整治”的总体思路,发动全村百姓开展了创建美丽乡村培育村和庭院整治工作。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比集中整治难度还要大,我们通过宣传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自觉参与进来,共同维护村子的环境卫生。还建立健全了《环境卫生管理保洁制度》等一套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现在可好了,村里干干净净,自己住着舒心不说,大家也都自觉维护村里的环境,谁走在路上看见有个塑料袋什么的,捡了就放到旁边的垃圾箱里。”朱月娟说。 此外,该村还安装了“电子眼”为村民们看家护院。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穿村而过的老国道是村里唯一一条出入的通道,这也为象山桥村的治安带来了隐患。特别是近年来,不少村民在外经商、跑快递、企业打工,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但盗窃案件也时有发生。有不少小偷开着车到村里来盗窃。他们把偷来东西装上车,从320国道上逃走了。为改变这一现状,解除村民们的后顾之忧,前几年,象山桥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解决方案。村民代表们通过在主村道两端和村中心安装摄像头的决议。由村民们捐款,投资9万元购置了视频监控系统,在村里安装4只“电子眼”,全天24小时监控村内动态,村内主要村道的车辆及人员出入一目了然。 为了让监控系统发挥作用,村两委安排村委委员每天轮流在视频监控室值班,并抽调了5名后备干部、民兵巡查员和村民分别担任巡逻员和岗亭值班员。“电子眼”已成为保护象山桥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坚实屏障。 优良生态引来“金猪”落户 眼下,在距离象山桥村2公里处的一个山岙里,正在大兴土木,修建原种种猪场。据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增勇介绍,这个山岙里原来是家奶牛场,因为奶牛场产生的污水、粪便,对原来生态良好的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村民反响十分强烈。去年,由于奶牛场因经营等方面原因出让。村两委立足生态建村,严格控制引进企业准入门槛。浙江沃德威先种猪有限公司投资的原种猪场也是经多方考察论证后,村民们才一致表决通过引进的。 去年,象山桥村引进了由浙江沃德威先种猪有限公司投资的原种猪场,预计投资约为1.3亿元,目前已经建成第一期三栋猪舍,完成实际投资8000万元。为这批种猪专建的猪舍是采取拥有美国专利的AirWorks(猪场通风换气系统)猪舍,其舒适程度不亚于五星级宾馆。年出2万头猪的规模猪场仅使用三大栋猪舍,采用全封闭的生物安全管理模式。 该公司总经理马驰说:“正是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引吸我们前来投资生产。种猪场所在的山岙离人口聚集处2公里左右,三面环山,只有一条道路通往外界,特别是沿路两边有数百亩苗木基地,形成了非常理想的天然隔离屏障。我们公司采用美国AirWorks系统和VSEP专利膜过滤系统,实现了养猪场污染‘零排放’,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已经完成主体建筑的种猪舍里,工人们正忙着为猪舍顶部安装波纹板。除猪舍底部的水泥建筑,此外猪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均由美国进口。整个建筑地面以上的部分大多为木制结构,木结构猪舍的墙体和屋架体系由天然的美国南方黄松及保温棉等组成,猪舍23厘米厚的木结构墙体,其保温能力相当于95厘米厚的砖墙,木结构建筑相对混凝土结构,能节能70%。另外,木材为天然材料,绿色无污染,材料透气性好,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以及白蚁高发地区,使用年限可高达80年以上。 在育肥舍里,一头猪大概占用0.7平方米左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猪群有不同的房间设置。每个不同的房间内可容280头猪,它们拥有相对独立的小环境,这样可以保护不同年龄段的种群接受到不同的照顾。在这里,每头小猪比普通养殖的小猪节约成本240元。自动化喂料减少了袋装饲料和人工,使工厂化养猪成为了可能,10名饲养人员可管理照顾1200头猪。 在建成的猪舍下方是2.7米深的粪坑,可以储存10个月以上的粪水。粪坑底部及周围是23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可以有效避免渗漏。粪坑上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漏粪地板。如此高密度的养殖,如何才能保证猪舍的干燥、干净、无异味?原来,所引进的AirWorks系统,能保证猪舍内的温度保持恒温。工作人员根据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把通风标准和程序编进电脑,通过电脑自动改变猪舍的温度,一年四季保持一个持续、稳定的生产环境。在猪舍外可以看见一只只巨大的风扇,正是这高效的风扇将废气从猪舍的粪坑里面臭气“吸”走以后,猪舍的整个系统便处于负压状态。负压的猪舍通过整个系统的进风口,吸进新鲜的空气,带走灰尘、细菌和臭气。同时,依靠体积巨大的热交换系统实现了能量的节省。该系统使空气均匀的分布在猪舍的每个角落,保证了每头猪都有相同的机会呼吸到新鲜空气,从而在大密度的养殖环境下,保证猪群的健康、快生长。不仅降低了能量消耗,还减少了猪间里的异味。 规模化养殖产生大量的粪水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对环境产生污染,但采用VSEP系统便可实现“零排放”。种猪场采用高科技振动膜反渗透过滤技术设备,占地面积仅为110平方米,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处理能力为每天100立方米,且不需要专门的堆肥场地,不受雨天及其它坏天气影响。处理后的净水可以直接给猪食用,并且可以反复再循环利用。处理后的液体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畜牧养殖排放标准。采用干湿分离技术形成的干粪渣可做有机肥还田。而液体进入沼气池进行沼气发电,沼液由专用车辆运到农田、林地进行灌溉。据悉,苗木基地负责人已经向该种猪场预订有机肥。 今年7月,来自美国1100头原种种猪——“金猪”将飞抵萧山国际机场,在进行45天的隔离检疫后,这批种猪将运抵象山桥村的这个种猪场。此次从美国一次性引进美系大白、长白、杜洛克、汉普夏四个品系1100余头原种猪。这个具有美系核心母猪群水平的曾祖代原种猪场,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与美国核心场同级的曾祖代原种猪上万头。“这批种猪每头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祖宗三代都能查清楚。这批种猪每头价值2万元人民币,是实实在在的美国进口‘金猪’。”总经理马驰介绍。 |
原标题: 象山桥村打好生态牌 引来凤筑巢 |
作者:记者 叶 凌 通讯员 方向利 文/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