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习俗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2月13日 08:48:33 星期四 |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有时还会有一男子扮成船客,搭档着表演,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耍龙灯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 记者 叶 钽 整理 |
原标题: 闹元宵习俗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