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刮起“最炫文言风” 网友直呼“给母语点赞”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2月12日 08:51:20 星期三 |
马年伊始,民间文坛吹来的不是流行风,而是一股“最炫文言风”。近日,“网络流行语神翻译”和“古诗版阿黛尔金曲”火热来袭,让文言文着实火了。网友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流行语制造了,尽情开启文言文模式,不仅翻译白话文,还把领域伸向了英文,其效果真是不折不扣的“我伙呆”。 当流行语变脸“最炫文言风” “富贾,可为吾友乎”、“膝为矢所伤”……许久不用文言文,初见这几句是否觉得不知所云?但如果联系起最近的网络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直膝箭”,是否立刻豁然开朗了呢? 登上文言文“大雅之堂”的流行语并非仅此几句。还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译为“寡人与众爱卿皆瞠目结舌”、“何弃疗”被译为“汝何如停疗”,“女汉子”被译为“安能辨我是雄雌”,“寡人与爱卿皆瞠目结舌”原来是“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古文版,是不是惹人捧腹呢?而英国女歌手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也被网友们用文言文神翻译了一番,曲名被译为“另寻沧海”,歌词“Never mind,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更是被升华为“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看到这,大家纷纷“给母语点赞”,表示“恐怕要中文八级以上才有这样的功力”、“翻译得太美”。 网友“森森”:这些大白话被翻译成文言文,一下子就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没有中文八级的功力,还真是翻译不出结构如此整齐的语句。中国古语文化博大精深,看了这些神翻译,真的有种想要重新学习古汉语的冲动。 网友“元珠”: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怪不得老外感叹:中国的文字复杂、难学……汉语文言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汉语言专业,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相对比较难过的,现代汉语能考及格还是不错的哦…… 网友“April-vi”:最炫文言风席卷网络,此乃人为也?吾与友皆愕然。甚累,不复爱也。胜尔者,非天真者,乃无鞋也。已闻君,诸事安康。富贾,可为吾友乎?安能辨我是雄雌。汝何如停疗?汝甚屌,家翁可知?给母语点赞! 网友“自然萌”:我觉得古文很含蓄,有些名词也应该复活。比如我去看中医时,发现墙上贴着某氏女科,我觉得这个女科就比妇科好听得多。而且男人看病去男科,女人去女科,这样才对应。更何况去妇科看病的不仅有成人,还有小女孩。 重学文言文?网友专家各持褒贬 在上万网友火热“发力”下,微博上关于#最炫文言风#的话题一直高居热门话题榜的前三位,且呈上涨趋势。比如那首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文言文版《另寻沧海》一出,便被各大论坛转发,单是新浪微博就已经转发过十万,网友纷纷表示“最美不过中文”。 对于这阵文言风,既有网友表示“不明觉厉”(注:虽然看不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的,也有高呼“壮哉我大文言文”的,当然,对此不屑一顾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一位网友打趣道,一扫微博和微信圈,满目皆是“之乎者也”,真是“埋头工作四五年,瞬间穿回高考前。”网友“莫毒梟”则“不禁有些唏嘘,好比我见过大多数以所谓‘文言文’写作的人,不过是白话文强作文言辞藻罢了,连文言句式都算不上。简而言之,就是连《古文观止》都没看过。” 记者就“文言风”的现象采访了几位年轻人,在山西运城学院读书的小陈告诉记者,自己也会因为有趣而用文言文在空间上发言,“不过我中文不好,写得四不像,发出来自己都不好意思,但上网就是玩嘛。我觉得现在大伙流行‘文言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修读中文系的网友“Blue”则认为,文言文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通常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而网友的翻译只不过是故弄辞藻,哗众取宠,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文言文句式。“不少人逐字百度一下,找出白话文的文言说法,就以为能自创文言文了,其实他们连最根本的句式章法都没有掌握清楚,因此,对于各式神翻译,大家不必给予过度的赞誉,一笑了之即可!”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建明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英文甚至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是一种形式上的转换,是网友寻求审美变化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浮躁的商业社会,能静下心来研究句读间的古汉语章法,已经实属不易,对于这样的翻译,我们应该多给予一些鼓励与建议,而不应一味苛责其翻译的严肃性。” 王建明表示,由于实用性的削弱,文言文已经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而通过这阵翻译风,网友重新接触文言文的同时,也能顺便学习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文言文作出的好文章,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对之重视起来。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语文都是必修课,而如今很多高校中,大学语文连选修课都轮不上,相比之下,英语四六级与学位证书的直接关系使得在校生更加热衷于英语学习。因此建议,大学课堂有必要恢复诸如古典名著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一些科目,使得年轻人逐步重视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 记者点评 文言风汉字书写源于深深的依恋 至今还记得2013年在文化与教育领域洋溢的那股浓郁的母语回归情绪,先是一个名为《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节目引发了一番蔓延整个社会的,呼唤对汉字重拾敬畏、倡导传统书写方式回归的讨论。再来的《汉字英雄》,和2014年2月吹起的这股“文言风”,都可以看做是对母语的再一次尊重。 当越来越多人依赖电脑书写,当一代人对母语情感长期淡化,是否会在更长时间后呈现出文化层面的深层次的危机?思考这些问题之后,对于汉字重拾敬畏、对于母语愈加珍惜,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最近在苹果App store里面,有一款词Ci高居下载榜前列。作为一款辅助填词、宋词欣赏的App,词Ci带网友们回顾了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汉语的博大精深。“这样的语言总让我迷恋,虽然简短又蕴含无尽的悲欢离合。阅读它时,我可以领略壮丽的山河,我可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爱中国的语言,不仅仅因为它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更因为它是我的母语。” 让我们一起,找到母语回家的路。 记者 叶 钽 整理 |
原标题: 网上刮起“最炫文言风” 网友直呼“给母语点赞”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