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小镇 酿造甜蜜大产业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6月18日 08:41:52 |
日前,在分水镇的文创园,跨平台的中国蜂农在线互联网服务平台——蜂博士APP经过数月的研发,目前已上线应用。“蜂博士APP平台的开发应用,能够聚合专家、蜂农、企业、蜜源资源、专业学习平台资源,从而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服务桐庐及全国蜂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县蜂产业发展的步伐。”县畜牧兽医管理局蜂管科科长李海金说道。 蜂业是我县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之一,曾有“中国养蜂看浙江,浙江养蜂看桐庐”的美誉。2017年以来,我县以打造全国首个“蜜蜂小镇”为目标,聚力依托一批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做强系列品牌、强化多种合作等举措,引领蜂产业健康发展。今年3月22日还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国蜜蜂小镇”称号。上月,第三届“5·20世界蜜蜂日”活动成功举办。 依托企业 产业联合创新 在去分水镇天英村的路上,满目的绿色,潺潺的流水。蜂农何樟火有着40余年的养蜂经历,目前还养着百余箱蜂,规模最大时曾有200余箱。8年前,他率先在全省使用蜂王浆机械化生产设备,曾多次获县养蜂生产先进工作者。“初识蜜蜂是为了在生产大队里赚工分。40余年后,他与蜜蜂之间的感情已经亲密无间。”何樟火说,这里的山好水好空气好,自然条件优越,蜜粉源植物丰富,是养殖蜜蜂的好地方,产出来的蜂蜜品质香甜浓厚,而且销售完全不用愁。 目前,我县在原有“企业+基地”的产业模式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升级形成“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产销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共拥有自控基地蜂农1800户,蜂群20余万群,辐射联结蜂农3000余户,蜂群40余万群。 同时,我县还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激励,优化拓展销售渠道。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以蜂产业为主申报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我县获得2017—2019年省级财政每年1000万元、市级财政每年350万元的政策补助。同时,县级财政每年配套500万元用于蜜蜂小镇建设、企业技术改造、蜂产品品牌和产业链延伸。2018年,天厨蜜源、蜂之语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基地建设、产业链延伸获得补助达1000余万元。 蜂之语搭上电商翅膀,与国内互联网巨头网易旗下电商网易严选合作,累计实现销售额5000余万元;天厨蜜源主推蜂业观光旅游、蜜蜂文化体验营销等销售模式,2019年1~4月实现销售额1562万元……近年来,我县蜂企在巩固国际市场基础上,大力拓展国内市场,2018年实现蜂产品内销3亿余元。且以蜂王浆产品为主的蜂之语、碧于天销售地也有区别,前者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和日本、后者市场则面向欧盟。如此成就了我县蜂产品企业的高度集聚、优势互补特点。 搭建平台 打造产业链生态 “点开蜂博士可进行答疑解惑,了解动态,共享干货,以及专家云集进行解决问题,很实用。”何樟火顺手就点开了中国蜂农在线服务平台(蜂博士)app进行操作。 随着蜂博士的上线应用,实现了蜂农、蜂场以及蜜源基地全国地图“一张网”,提供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实现1.2万蜂农及产业相关人员进入,预计年底可达到10万人以上,服务全国500万群蜂群,产业链价值可达上百亿元。”李海金表示。 蜂博士能与中农在线平台对接,为菜果农与蜂农匹配、农作物增产增效授粉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已匹配493对。蜂博士平台常年在线专家106人,为蜂农提供即时专家行家技术支持、蜂产业信息交流、网络远程培训教育。截至目前,咨询、答疑次数超过1万余条。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蜂产品可追溯体系,引导蜂产品的优质优价服务,并提供产业对接交易服务,预计年底可实现10亿元以上网络交易规模。 养蜂模式还可以很智能。针对养蜂人员老化问题,蜂博士开发智能化蜂箱,通过对蜂箱中温度、湿度和声音的检测控制,加入年轻人更加愿意的懒养新模式,注入更多娱乐、休闲和城市化养蜂元素;通过数字蜂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养蜂队伍,解决当前养蜂业群老化和减少的问题,同时,也通过数字化蜂产业平台,可以更加有效解决养蜂技术和质量管理;通过建立蜂产业可追溯体系,构建蜂产品诚信平台,解决蜂产品的造假或者质量问题,引导蜂产品优质优价,提升蜂产品的品牌;通过开发智能化装备,推动养蜂设备或者蜂箱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 严抓品质 做强做大品牌 “我县蜂产品生产实施统一原料收购标准、统一原料标识标签追溯、统一蜂农技术培训、统一蜂药指导使用、统一养殖档案管理等‘五统一’服务,在严把生产关的同时,每年县公共检测中心对基地产品抽样检测120批次。截至目前,抽样检测合格率均达100%。”李海金表示。 早在2008年,我县就建成全国首个蜂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品质也成为我县蜂产品最大优势。县蜂产品企业参与起草蜂王浆国际标准、蜂胶国家标准、巢蜜国家标准等标准,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如蜂之语、天厨蜜源等龙头企业在企业内部实行蝇毒磷、双甲脒等指标零残留,远超国家标准,以品质求发展。 在2018年中国蜂产业品牌盛典上,“蜂之语”荣膺中国蜂产品行业影响力十大品牌,“蜂之语”“万事吉”荣获中国蜂王浆行业领军品牌,第二届中国“5·20世界蜜蜂日”上“金央堂”牌土蜂蜜获得“浙江省土蜂蜜十大名品”称号。这一张张“金名片”,让我县蜂产品的品牌名气更加响亮,更有竞争力,源源不断走出国门,飞向世界。 目前,我县年产值上亿元以上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2018年主要蜂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总额7亿元,蜂业产业链总产值8.11亿元,约占浙江省蜂业产业链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出口蜂王浆和蜂王浆干粉703.87吨,占全国出口量的57.42%,为全国最大的蜂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产业发展 人才技术是关键 “蜜蜂小镇”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推动“院企合作”,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全国首个蜂学毕业生实训基地。截至目前,蜂学院已累计派出毕业生、实习生230人来我县企业开展实训,举办科技成果推介发布会3次,转让科研成果4项,为我县定向委培人才4人。天厨蜜源与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为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蚕蜂研究所也累计为天厨蜜源研发新产品5款,带来经济效益1.1亿元。推动智蜂麦谱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签订“中国蜂农在线”科技战略合作服务,目前已有14名蜂学院毕业生加入智蜂麦谱团队。 除此之外,“蜜蜂小镇”还建立岗位科学家工作站。目前,已签约胡福良、缪晓青、苏松坤3位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立长期科研合作,主攻蜂毒开发与临床应用技术难题、蜂胶双临界动态萃取纯化等前沿技术,指导服务蜂产业破难突围。 产业发展要服务产业,更要惠及于民。 以分水镇、蜂农在线为核心,以位于分水镇妙笔小镇文创园的“蜜蜂小镇客厅”为窗口。通过蜜蜂小镇建设,讲好蜜蜂故事,将有效刺激蜂产业向二产三产延伸,也带动养蜂一产发展,既可以为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同时为农业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科技与文化的元素,优化了蜂产业生态。 “蜜蜂友好村”计划依托分水镇大路村1000亩连片粮食功能区,结合10公里沿江绿道,串联6村和蜂企,拓展3000亩蜜源基地,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第六产业”,探索建设美丽乡村和环境友好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充分利用蜜蜂授粉作用,开展优质蜜源基地建设,真正将养蜂业以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方式进行管理,促进养蜂业对农业增产增效作用,实践山花经济和蜜蜂经济互惠共赢、蜜蜂与环境的友好示范;以“小镇客厅”为窗口,吸纳蜂农、企业、专家、蜜源资源的高度聚合,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以蜂文化为主打,深度挖掘蜜蜂历史文化底蕴,打响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引领、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教育科普新高地。目前,“蜜蜂友好村”已初具雏形。 接下来,我县将通过打造大路“蜜蜂友好村”,构建未来蜂产业生态和谐以及生物多样性友好的蜂与环境健康发展的一种趋势,充分利用蜜蜂授粉作用,促进养蜂业对农业增产增效作用的科学有序管理,真正将养蜂业以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方式进行管理,引导环境友好,蜜蜂生态健康的美丽乡村建设中。 记者 徐文静 邓晓忠/文 黄 强/摄 |
原标题: 蜜蜂小镇 酿造甜蜜大产业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