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润民生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26日 08:34:13 星期二  

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下)

  三年磨一剑,亮剑展风采。

  我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全县上下万众一心齐参与,不仅创建氛围日渐浓厚,广大群众对于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更是信心倍增。

  信心何来?来源于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源于持续优化的社会秩序,更来源于每日可见的文明改变以及广大市民不断提升的文明素养。

  在县城区的街道上出现了灰色、橙色相交的塑胶盲道,把因窨井盖占道、断头、不连贯、坡度较高等问题而“断头”的盲道给接上了。塑胶材质的盲道块,灰色盲道块呈条纹状,橙色盲道块为圆点状。如此,不仅让弱视群体在出行时心里装着满满的安全感,也在普通市民的心里,加重了对盲道的关注度。

  守住盲道,更是守住人们心中的文明底线。为了守住这一条盲道,县城管局还在县城迎春南路、滨江路、春江路等路段的停车泊位与盲道之间采取硬隔离措施,防止司机停车时碾压、遮挡盲道,在其发挥隔离作用下,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看得见的文明改变绝不仅于此,还有县供电公司“阿斌”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大家点亮的楼道灯。夜幕来临,一盏盏楼道灯在开关的感应下依次亮了起来,照亮了百姓回家路,也温暖了百姓的心。

  为积极响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善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楼道灯现状,县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兵分多路,摸排了城区范围内的11个社区共计83个楼道需要更换楼道灯表计及线路,逐一安装到位。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都享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红利”。何为“红利”?不仅是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不断优化的社会秩序。

  机非隔离带、中央绿化带隔离设施以及错时停车位、货车、出租车、非机动车专属车位的设置,人行道新增的停车泊位,都让县城区的交通秩序变得更有“方圆”。交通秩序的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改变,机动车违停变少了,闯红灯的行人成为了“个例”,礼让斑马线成为了“常态”……这些改变,成为了桐庐这座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竭之动力。

  管理需要科学引导,秩序需要不断优化。除了交通秩序的优化,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还感受到了“一米黄线”的井然有序,上下公交车时的彬彬有礼,办理业务时的有条不紊……秩序优化的背后,更是公平的体现。

  每天,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身边的人们面带笑容,对于陌生人的求助不再冷漠;每天,行车在城区的主次干道,红灯停、绿灯行的简单道理被人们演绎成为了一首首和谐欢快的交响曲;每天,工作与生活在城区的角角落落,我们能感受到的文明创建氛围已经包围彼此,我们内心富裕,是文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大爱源于心中小爱,文明来自每个人的努力。南门社区的郑松娜义务成为了楼道粉刷的“监理”;30位志愿者义务服务一处“老年之家”;近百位“左邻右舍”参与社区举办的“邻里节”,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友善……都说,文明城市的创建让彼此变得更亲近了,让家园变得更美丽了,让桐庐成为了往来游客想来、想留的“人间天堂”。

  文明,又何止一处。各乡镇(街道)也齐刷刷合奏起了“文明和弦”。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小微水体整治、“无违建”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等一系列中心工作的开展,让乡镇(街道)的村容村貌好了,家家户户的庭院美哉、悠哉……

  朝阳升起,桐庐人一天的繁忙开始。公交出行时,可以看到等候站牌处关于和谐家风传承的公益广告;步履急促时,抬头就能望见公共场所LED显示屏正在滚动播出的梦娃公益微故事;傍晚,在广场、公园休闲散步时,无处可见的“温馨提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在诉说着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桐庐,正在努力提升自己,迈着坚定的步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这一系列的改变,我们努力,我们坚持,我们乐见,我们期许;

  这一系列的改变,关于生活,关于你我,关于品质,关于美好;

  这一系列的改变,抓住当下,抓住未来,抓住点滴,抓住文明!

  图为太极爱好者在滨江公园练太极剑。

作者:记者 钱 晶/文 黄 强/摄 编辑:俞俊
 
 
 
 
 
 

桐庐县学圣路730号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制作: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