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失足的启示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11月06日 08:33:48 星期四 |
6年前,雷楚年在汶川大地震中勇救7名同学,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并因此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6年后的今天,检方查明他诈骗21人,并指控他在帮助别人进入成都重点中学以及购买驾照时,伪造印章。 此事曝光后,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彰显了一个人舍已为人的情怀及冷静、机敏和勇敢的品质,“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就是恰如其分的褒奖。褒奖不但是为了弘扬这种精神,而且也是为了鼓励本人将这种精神继续保持下去。当然,在褒奖背后,公众对于获奖者的期许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在这样的高期待值下,出现这样的转变更令人费解。 勇救同学和涉嫌诈骗这两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即使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也会引起各方关注,何况发生在同一个少年身上。联想到类似的例子:同样是在汶川地震中,志愿者陈岩80个小时救出29名生还者,被称为“最牛志愿者”,去年因犯诈骗罪获刑;安徽护士何涛,曾被评为“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后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表示惋惜的同时,试问,这样的转变背后到底是何原因? 仔细想想,昔日的英雄后来误入歧途的现象,虽说只是极少数个案,但就原因来说,肯定是多方面的。从内因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鲜花和掌声,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很容易迷失方向、难以自持,用“不能承受之重”来形容并不为过。而从外界来说,如果在获奖之后,学校、家长乃至社会各界能多加引导,也许事情也不会发展至此。 “不以一时得失论英雄。”救人是璀璨的一页,受审则是成长的代价、道德的补课。从长远来看,今后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盼雷楚年改过自新,也呼吁以平常心来对待少年英雄,让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也许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关心。 |
原标题: “英雄”失足的启示 |
作者:滕晶晶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