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葬”值得提倡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4月02日 08:02:05 星期三 |
日前,据新华网报道,今年清明节期间,沈阳市16个城乡公益性公墓将陆续投入使用,在葬式葬法上,公益性墓地以生态节地、绿色环保为主,且对选择“生态葬”的家属给予一定的奖励。据了解,该市纪念林实行“生态葬”24年来,现已安葬骨灰33万份,绿化植树24万株,每年祭祀人群超过百万人。没有石碑,只有小草和鲜花,“生态葬”的墓区显得青翠而安详,而该市鼓励引导公众采取生态葬,值得学习借鉴。 所谓“生态葬”,是指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树葬等方式处理骨灰,包含树葬、塔葬、海葬等多种形式。采用“生态葬”的方式,既节约土地资源,又节省开支,美化环境。据相关资料显示,这种安葬方式早在二十世纪初便被西方一些国家所认可和崇尚。 虽然“生态葬”节约成本,且低碳环保,但在我国一些地区推行上却遭遇着一种“尴尬”境地:政府部门热情,市民冷淡回应。在当今社会,很多人为了所谓面子上的“尽孝”,不惜花费大量财物,修建豪华墓地,这不仅占有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更是让自己背上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生态葬”的理念要真正落到实践,仍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推行“生态葬”不仅是殡葬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革除某些丧葬旧俗的一场革命。为此,相关部门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鼓励市民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厚葬薄葬等,切实将“生态葬”工程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同时,为公众提供更贴心、更方便的“生态葬”。 常言道,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若对亲人生前关怀不够,即使厚葬厚祭,也难以真正体现孝的真谛。虽然新风尚的形成有待时日,推广也需循序渐进,但随着时代变迁,“生态葬”的理念终将会深入人心。为此,在清明扫墓中,我们不妨效仿鲜花祭祀、时空邮箱、网络祭扫等方式祭祖,这些都将推动殡葬改革向更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 |
原标题: “生态葬”值得提倡 |
作者:叶 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