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越剧舞台上的“追梦人”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11月14日 09:02:43 |
8月17日,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角逐,上海大宁剧院迎来了“越美中华”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的收官时刻。在本次活动的决赛舞台上,我县越剧传习中心的优秀青年演员徐婷,以一出戚派经典折子戏《白蛇传·哭梦姣》,成为全场参赛选手中的人气之王,最终以总分第5的成绩喜获金艺奖! 一直以来,上海的越剧戏迷是比较挑剔的,可当日比赛结束后,不少上海戏迷却专门等候在剧院大厅,执意要见一见来自富春江畔的“小戚派”徐婷!她们说,十多年来,这是戚派第一次进入全国性越剧比赛的总决赛并且夺得金奖。她们还说:“听到原滋原味的戚派唱腔,感觉心里特别舒坦!” 徐婷,1987年出生,江南镇珠山村人。她是县越剧传习中心的优秀青年演员,也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戚派非遗传承人金静老师的大弟子,越剧戚派的第四代传人。从艺以来,她传承演出了《玉堂春》《血手印》《王老虎抢亲》等戚派艺术经典大戏;主演了《桐江雨》《孟丽君》《天道正义》《双轿接亲》《五女拜寿》等十余个剧目。凭着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后天的艰苦努力,她在2006年“良渚文化杯”第三届全国越剧演唱大赛中获银奖;2008年参加杭州市优秀新(节)剧目展中获得优秀青年演员奖;2009年获得第二届杭州文艺桂花奖优秀新人奖提名奖;2019年以精湛的演技在全国大赛中胜出,荣获“越美中华”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金艺奖”,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越剧“新星”。 一 悄然绽放的“越剧小荷” 已过“而立之年”的徐婷,生来与越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外婆、母亲、阿姨都是越剧迷,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小会唱越剧爱看戏,舞台上小生潇洒飘逸的扮相,花旦柔婉细腻的唱腔,对她都有挡不住的诱惑。 14岁那年,还在珠山小学读书的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杭越二团艺训班来校的招生考试,最终她成为越剧艺训班第四期的学员。 在艺训班里,徐婷是学员中最肯吃苦的那个人。她不太爱讲话,但爱动脑筋,平时空下来爱琢磨戏中的人物,为一句唱腔、一甩水袖、一个眼神而无数遍地练习……她的吃苦精神与艺术潜质,获得了剧团领导的关注。进入艺训班一年半后,她被提前安排进入剧团当实习演员跑龙套,那年她16岁。 跑龙套很累,如在《国太还朝》一剧中,徐婷一个人饰演丫头、小兵、衙役、太监等多个配角,全剧总共七场戏,她要换六套戏服。几乎每一场的间隙,她都在后台“抢妆”,紧张得就像救火一样,但她从不抱怨,从不喊累。 徐婷“跑龙套”跑得很出色,可她内心却有一个“主角梦”。她在跑龙套的同时总在“偷戏”——偷偷跟着剧团的旦角演员王健老师学戏。王健老师排练时,她在一边用心看;王健老师在舞台上演,她总在侧幕用心记。哪怕是晚上躺在床上,她也闭着眼睛背台词,三年下来,她居然自学了几本大戏。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者。 那年,王健老师怀孕了,将暂时告别舞台一段时间,剧团旦角空缺,领导为此头痛不已。这时候,徐婷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她向剧团领导毛遂自荐:“王老师的戏,能否让我来试试看?”这句话可谓掷地有声,让领导闻之一振:有感于她的主动大胆,剧团领导当即叫她“来上一段”。徐婷大大方方地表演了《桐江雨》中女主角桐花的一段唱腔,你别说,还真有些“声情并茂”的感觉!剧团领导说:“你自学旦角戏,是个有心人,敬业精神难能可贵!” 从那天开始,徐婷正式跟着王健老师学习旦角表演。常言道“心有灵犀一点通”,她的学习能力超强,王健老师教得尽心,她很快就入门挑起了旦角“大梁”。 记得她第一次出任女主角,扮演的是《五女拜寿》中的杨三春——一个身世凋零,心性善良而高贵的千金小姐,是该剧中最“吃重”的角色。开场锣鼓响起时,徐婷紧张得气都喘不匀了,有一刹那,她的脑子甚至是空白的。台下她的老师王健,还有剧团领导端坐着,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徐婷没有让大家失望,她一上台就抛却了杂念,心随剧情走,坦然如入无人之境,演到高潮戏时,她与角色完全融为一体……观众的掌声响起来了,台下坐着的王健和剧团领导笑了,她第一次出演女主角获得了成功! 就这样,20岁的徐婷“小马拉起了大车”。在剧团领导及王健、周金花、郑美贞等老师的提携下,此后她主演了《王老虎抢亲》《白蛇传》《春江奇缘》《桐江雨》等十多本大戏,从此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慢慢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细腻、质朴、含蓄、大气的表演风格,获得了越剧观众的喜爱。 “小花旦”徐婷不但戏好,她的吃苦精神更令人刮目相看。 有一次她随剧团到温岭农村演出,一天两场,一连演了50天。 她的戏份很重,尤其是《孟丽君》一剧,剧情跌宕起伏,剧中大段的台词和唱腔贯穿始终,她集生角戏和旦角戏为一身,戏份特别重……那回她真的累病了,感冒发烧,浑身无力……可她硬是咬牙坚持。有几次换场时,她几乎瘫坐地上起不来,可她吃了药坚持上场,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她,依然光彩照人! 二 不懈进取的“再传弟子” 在桐庐的越剧舞台上,徐婷快速地成长起来。 2012年6月,她报名参加省里举办“新松计划”越剧大赛。报名参赛的剧团和演员还真不少,但她发现参加本次越剧大赛演员的剧目单中,有徐派、傅派、尹派、王派的经典折子戏,唯独没有戚派的代表作。 越剧十大流派之一的戚派唱腔,优美、婉约、厚重,深受人们喜爱。徐婷特别喜欢听戚派传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静老师的唱腔。决定参加“新松计划”越剧大赛的她,心中不由一动:我能不能挑战一下自己?以戚派的代表剧目参赛?她的想法,得到剧团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不过问题来了:她并未学过戚派,剧团也没有唱戚派的演员,她决定求师,希望得到金静老师的指点。 打定主意后,徐婷鼓足勇气给金静老师打了电话。当时金静在张家港,当她自我介绍后又吞吞吐吐地表达了想“上门求教”的意思后,想不到金静老师一口答应:“你来吧!你愿学,我便愿教!” 徐婷没想到心中的艺术偶像,是如此得平易近人,不由大喜过望。不久她自费赴金静老师设立在张家港的“越剧戚派传承基地”学习。初次见面,金静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她先来上一段。徐婷于是唱了一段平时最喜爱的戚派唱段,金静老师听罢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嗯,底子很好!” 就这样,金静老师收下了她。徐婷吃住在金静家中,老师天天手把手教她。有名师点拨,徐婷进步神速,很得金老师的赏识:主动提出收她为徒,这让徐婷欣喜不已。就这样她有幸成为金静老师的大弟子,成为戚派的第四代传人,后来,剧团还为她与另一位演员隆重地举行了拜师仪式。 在金静老师的精心传教下,徐婷渐得戚派精髓,如她出演戚派代表作《血手印》,把王千金对爱情的忠贞,以及不甘屈从父命和封建王法的坚韧性格,表现得哀婉动人;又如在《玉堂春》中,她把落入风尘的女子苏三,那种跌宕起伏的内心波澜,渲染得淋漓尽致。她收放自如、细腻传神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她饰演的《王老虎抢亲》等戚派代表作,也都获得不错的反响。 就这样,徐婷与戚派艺术结下了一世缘!最令她激动的是,在金静老师帮助下,桐庐越剧获得“重返大上海”的辉煌。2012年底,原桐庐越剧演艺公司总经理王健携相关人员专程前往上海探望金静,并积极探讨合作演出事宜,促使金静最终拍板,决定与桐庐越剧演艺公司合作。此后,金静会同导演陶海主动来到桐庐,参观了解剧团情况,进一步商讨合作演出具体事宜。 2014年,桐庐越剧携原创大戏《春江奇缘》,时隔20年又一次成功登上“远东第一大剧场”——上海逸夫大剧院,重现“满台珍珠”的盛况,收获了出人意料的好评。《春江奇缘》被上海戏迷极力追捧,首场演出结束后,在如雷的掌声中,该剧的主要演员一共上台谢幕了4次! 三 美轮美奂的“高光时刻” 对徐婷来说,2019年注定是一生难忘的一年,她忘不了那些艰苦卓绝的攀登艺术高峰的日子,更忘不了那些在关键时刻对她鼎力支持的人。 2019年年初,得知“越美中华”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将举办的消息,剧团领导鼓励青年演员积极参加。徐婷于是与剧团其他几个青年演员一起报名参赛。她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全国大赛平台上,展示戚派艺术的丰姿。 她与恩师金静商量,最后决定以戚派代表作《血手印》参赛。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她由金静老师牵线搭桥,自费赶往四川向国家一级编导、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川剧名家余琛老师,学习旦角的身段和动作。之后她又自费把余琛请到杭州,一住多天,认认真真地学艺。通过学习不同剧种的特色,徐婷表现人物更准确、更强烈、更立体了。 徐婷艺术上有了很大长进,可困难也接踵而至! 今年剧团演出任务特别忙:从大年初三至六月底,该中心的演员们马不停蹄,到省内各地共演出了80多场,仅六月份就有18场,此外还有许多公益性演出。“越美桐庐”越剧大赛初赛定于6月6日。可这一天剧团正在台州演出。经过协商,主办方给予了特殊照顾,让县越剧传心中心六位参赛演员,提前到6月2日参加初赛,剧团领导为此很感激,可徐婷依然无法参加。 原来,由于太劳累的缘故,内热不消,那段时间徐婷满嘴生出了口疮,连说话都费事,东西也不能吃,演出唱戏就更困难了,根本无法参加6月2日的大赛,经过再次协调,主办方将她安排到5日参加初赛。 初赛转眼就到,可徐婷的病情依然没有缓解,可她依然决定要参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初赛中她只得了一个“待定”。不过对她来说,自己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参赛,没有在舞台上被当场淘汰,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参赛过后,徐婷病情加重,这时县医院建议她到省城医院就诊,可她没有去,“戏比天大”,初赛结束,她6日就匆匆赶到外地参加剧团的演出了。 让她喜出望外的是,几天后传来了她在初赛中成功晋级的好消息!主办方通知她参加8月6日至8月11日在上海大宁剧院的复赛晋级竞选。 身体没康复,第二场战役又打响了。思前想后,她决定将《祥林嫂》中的“问天”一折戏,作为自己参加复赛的剧目,这是一次更大的挑战。 《祥林嫂》是袁派的代表作,还拍过电影《祝福》,袁雪芬扮演的祥林嫂深入人心,袁派“问天”中的经典唱段《风漫天,雪满地》更是烩至人口。 人们习惯于“先入为主”,再加上是越剧大师袁雪芬的代表作,而戚派的“祥林嫂”演出甚少,人们会接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演绎“问天”吗?挑战大师,挑战经典,难度可想而知,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 压力空前大,可徐婷的决心非常强。她这种“一根筋”的性格,反倒获得金静老师的赞赏,决心全力以赴支持徒弟“拼一下”。接下来,徐婷在紧张演出的空余时间,前后十几次到上海听金静老师帮她“磨戏”。老师根据徐婷的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为其精心挑选并悉心辅导,帮她一个字一个字练唱腔,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抠”身段,使她快速向角色内心“靠拢”……除此之外,徐婷还反复看袁雪芬主演的老电影《祝福》,以及其他版本的越剧祥林嫂《问天》,努力吸收其精华,以期形成自己对经典的全新演绎! 8月8日,复赛在上海举行。剧团四个领导陪伴徐婷去参赛,大家忙前忙后,团长、副团长亲自搬道具,为参加比赛的徐婷跑起了“龙套”,全力保驾护航。此时台下的金静老师和她的家人,比参赛的徐婷还紧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婷在复赛中的表演令人惊喜:大幕拉开,“雪花扑面一阵阵——”当徐婷扮演的祥林嫂头发花白、形象落魄,目光空洞地唱开第一句,台下便来了个满堂彩。她带戏上台,在风雪中回顾悲惨的一生,“为什么要千人踏,万人跨?为什么要千踏万跨续我身?”台上祥林嫂的如诉如泣“问天”,激起观众跨时空的强烈共鸣。当祥林嫂带着满腹的悲苦,还有对这个世界的疑惑不解,最终凄苦地倒在雪地里的时候,台下观众情绪达到高潮,剧院中掌声经久不息。徐婷的戚派“祥林嫂”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她成了当晚的人气王,最后以97.86的高分,获得全场第二,晋级总决赛! 走下舞台的时候,她揽住四个剧团领导,激动地大哭了起来。 在老师的指导和剧团的帮助下,她越战越勇,以《白蛇传》中的折子戏“哭梦姣”站上总决赛舞台,与来自参加汇演的24家团体近200名青年演员同台竞技。最终以精彩的表演,在“越美中华”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中获金艺奖! 人们知道,桐庐素有“越剧人才摇篮”之称,曾培育了单仰萍、谢群英等5名“梅花奖”得主和一大批优秀越剧演员,还拍摄过《绣花女传奇》《桐花泪》两部越剧电影,写下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小剧团“出人、出戏、出精品”之传奇。青年演员徐婷这次获金奖,无疑为桐庐越剧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感言 有一种情怀叫“人梯精神”
采访徐婷,是一个秋风渐凉的午后。刚从“越美中华”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中捧回金奖的她,兴奋的神情中仍有掩饰不了的疲惫,毕竟,整整100天的初赛、复赛和决赛历程,可谓艰苦卓绝,更何况她还要随团演出呢。 可徐婷却说辛苦的人远不止她一个:剧团领导和同事始终为她参赛“保驾护航”,他们忙前忙后,甚至亲自搬道具;恩师金静更是殚精竭虑为她“磨戏”,不但毫无保留地把戚派艺术传承给她,而且把她介绍给川剧名师,让她赴四川学习身段和动作。金静老师还对徐婷说:“艺无止境,我只能帮你到这个程度了,你要获得更大的艺术进步,一定得向更多的名家学习!” 从金静老师身上,记者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人梯精神”这个词。显然这位戚派越剧名师对徐婷的好,并非完全出自爱徒心切,想必她更希望的是把自己热爱的戚派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里头蕴含着艺术家的使命感。可想而知当年的越剧大师戚雅仙,一定也是这样扶持她的爱徒金静的,今后若有一天徐婷带徒弟,相信她也会像师傅一样,忘我地传承戚派艺术。 由戚派“再传弟子”徐婷的成长,联想到人才辈出的桐庐越剧。这个艺术团队几十年来已相继走出了单仰萍、谢群英等“五朵梅花”,这些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越剧明星,除了自身付出的艰苦努力之外,哪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少得了剧团的扶持与恩师的再造之恩?少得了同事们的无私支持?也正因如此,桐庐越剧人才方能像菜园子里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吧。 越剧艺术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艺术人才的成长,需要无数像金静一样的老艺术家的鼎力扶持,艺术事业如此,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一样。让我们为老一辈的“人梯精神”叫声好,点个赞! |
原标题: 徐婷:越剧舞台上的“追梦人” |
作者:记者 方赛群 通讯员 卢群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