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设施建后管护难?浙江有新解法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9月05日 10:59:17 潮新闻 |
一直以来,浙江沿海地区存在基层水利设施建后管护等难题。2025年,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水利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水利全生态服务综合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让各地看到了破局之路。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试点工作坚持“开源节流、保障民生”的原则,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通过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水利风险管理模式,构建水利设施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作为本次基础较好的试点,温州市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此前,温州经常遭受台风影响,防洪防涝抗旱形势比较严峻,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高标农田管养工作任务重,财政保障压力大。 为此,温州在全国率先创新设计了农村水利综合服务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以农村水利设施灾毁保障为核心,以管修养一体化服务为长效机制,实现从“水源地—水龙头—田间地头”的全生态服务保障。 通过统筹整合资金、扩大保障范围、设置多重对冲法则等方式,以全市3361万元保费支出,覆盖了价值177亿元的三大农村水利设施(堤防、农村供水设施、高标准农田及其附属水利设施)的建后管护保障,解决了基层农村水利设施管理边界不明晰、管护资金不及时、日常管养不到位等难点堵点,实现了财政资金和保险资金使用覆盖面与成效的大幅提升。 今后,浙江将以温州地区为先导,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创新保险赔付机制,完善农村水利设施防灾减灾保障体系,进一步总结打造流程规范、标准清晰、普遍适用的全省样板。 比如在创新保险赔付机制上,支持试点地区在政府对公益性、公共性产品的需求和金融产品逐利之间找到平衡点,持续优化保险产品设计,同时通过统筹整合资金、扩大保障范围、设置多重对冲法则等方式,创新保险赔付机制和理赔模型,构建政府投资保险的稳定回报模式。 “通过保险规模效益降低保费支出,创新保险机制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日常保养、巡查、资产统计等增值服务,可以增强农村水利设施管养服务水平,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此外,保险制度建设,也能优化完善水毁赔付和保费冲抵等机制,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和保险赔付资金联动互济的资金保障体系。 |
原标题: 基层水利设施建后管护难?浙江有新解法 |
作者:记者 郑亚丽 通讯员 陆海东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