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增量全国第一 浙江经济新脉动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8月13日 10:14:02 潮新闻 |
电力数据,可以反映浙江经济的肌理和脉动。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3232.66亿度,同比增长7.06%。这个增速放在全国来看,稳居前三,远高于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大省。在东部11省市更是位列第一,高出第二名0.8个百分点。 同时,浙江的用电增量和工业用电增量都排在全国首位。当前贸易摩擦与产业转型双重压力下,浙江经济如何实现“电量领跑”? 电量增长,当然不直接等于经济增长。电力弹性系数的回升,揭示了浙江经济与能源消费的深层联动。 今年二季度,浙江电力弹性系数回升至1.22,跑赢浙江GDP增速。这个数据即同一时间段内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之比,表明浙江电力替代进程加快,电力供应充足。 首先,以前用煤、油、气的设备,逐渐开始用电。 随着新一轮电气化改造,新的用电形态出现,催生了电量增长点。比如,上半年电气化铁路、充换电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13.05%、55.23%,就是在交通领域推进油改电。用能结构优化对电量需求的影响远大于经济产值。 其次,高温推动用电大幅增长,更多家庭、商场开起空调。 今年二季度,浙江日均气温同比升高1.3℃,浙江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达到10.8%。6月份,浙江第三产业用电同比增长20.72%,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3.66个百分点。 还有,“算力的尽头是电力”,作为服务业的数据中心成新晋“用电大户”。 上半年,浙江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长26.12%,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用电量超过一半。杭州作为国家级区域型数据中心集群和国家级超算中心的主核心区,上半年以19.45亿度的用电量领跑全省。 不过,工业用电数据尽管叠加了电气化转型增量,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起伏。(注:全社会用电分为一二三产和居民用电,第二产业中含有工业,工业中含有制造业。) 作为用电“压舱石”,上半年,浙江工业用电量2136.97亿度,同比增长5.47%,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度达51.99%。 受中美贸易形势影响,浙江工业用电增速在4月和5月有所放缓,6月明显回升,当月增速达到8.56%。总体来看,二季度工业用电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明显。 上半年,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用电量增长7.88%,较工业用电增速高出2.41个百分点。领跑者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现代消费与健康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为代表。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算力驱动的电力增长点 制造业中,增长最亮眼的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也就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13.89%,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8.68个百分点。 全省6个设区市用电增速超两位数。宁波(19.94亿度)、嘉兴(16.57亿度)、杭州(12.00亿度)用电体量分列前三,丽水(70.02%)、衢州(31.44%)、湖州(24.67%)占据增速前三。 各地产业发展重心呈现差异化,宁波侧重集成电路与高端软件,嘉兴主攻算力产业,杭州聚焦数字安防、网络通信与高端软件。 数字经济头部效应凸显。海康系等“六大系”企业用电量5.91亿度,同比增长25.19%,占杭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电的49.27%,对杭州该产业用电增长的贡献度达88.69%。 丽水新一代信息技术用电总量不到杭州的零头,但承接杭州产业链配套环节溢出,增速达70.02%。其山区较低的用地成本,正吸引硬件制造环节“梯度转移”。 以算力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迎来爆发式增长,对电力系统而言,还需在接下来加强“电力-经济”的协同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集群:绿色转型的“度电革命” 作为四大集群中用电体量最大的集群,高端装备制造集群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5.96%,增速略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 分地区看,宁波(87.52亿度)、台州(56.65亿度)在体量上领跑,台州(12.77%)、丽水(12.02%)在增速上领跑。 分行业看,内部“冷热不均”,5大行业为正增长。汽车制造业受大宗消费政策推动维持高景气,用电增长率最高,达16.44%,预计全年有望突破150亿度。 国网浙江电力 供图 不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陷入负增长,主要源于锂电池、光伏制造等产业未满产。 上半年,“新三样”制造业面临行业“内卷”,用电量52.16亿度,同比下降0.04%,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同比下降13.24%,亟待落后产能淘汰和结构性调整。 近两年,相关领域企业大多在厂房屋顶建设光伏,绿电使用占比持续提升。 上半年,其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电量达40.87亿度,同比暴增52.82%,绿电占比由去年的7.66%提升至11.02%。这是出口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之举,绿电正从“环保标签”转变为“贸易通行证”。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基地模式”的电力跃升 上半年,浙江绿色石化与新材料集群用电351.69亿度,同比增长8.93%,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3.72个百分点。 国内外化工行业站在关键拐点。 过去两年,供需错配、贸易摩擦、地缘风险等因素持续压制行业利润,全球化工市场整体运行处于周期底部,区域表现高度分化。绿色转型、国产替代、产业高端化等趋势加强,为行业打开结构转型的窗口。 舟山、宁波为增速最快、电量贡献度最大,同比分别增长46.30%和15.74%,行业用电增长贡献度分别达85.01%和16.18%。宁波-舟山石化双核驱动,推动全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电量107.02亿度,同比增长32.76%。 化学纤维制造业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用电同比增长为2.49%。绍兴在该领域居于产业链上游,以绿色高端纤维产品为主,今年以来产销两旺,上半年用电量14.66亿度,同比增长10.11%。 现代消费与健康:民生赛道的“电力温度” 现代消费与健康集群用电量占比不高,但与民生息息相关。上半年,浙江该集群用电量为78.04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2.82%,同比增长5.94%。 食品相关行业用电同比增长达5.84%。杭州在食品制造、酒/饮料及精制茶方面用电体量全省第一,占全省35.07%。头部企业农夫山泉、娃哈哈上半年用电同比分别增长29.20%和22.26%。 舟山农副食品加工业用电体量全省第一,同比增长10.91%,渔业生产催生规模化水产加工需求,大量制冷、烘干设备推高用电负荷。 医药制造业用电增长达6.9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36个百分点。台州医药制造业用电体量全省第一,占全省30.82%,华海医药、海正药业等龙头企业拉动明显。 湖州医药制造用电增速领跑全省,达18.67%,高于行业整体增速11.74个百分点。近年来,湖州建成南太湖生物医药园等平台,吸引佐力、展望等一批健康产业重点企业进驻,显示较强的增长潜力。 家具制造业用电增长达3.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7.3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4.74个百分点。去年开始实施的家具国补政策,刺激作用出现边际效应递减。 其中,台州家具制造业用电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1.62%,主要受益于绿色、智能的高端家居产品。 此外,受多重因素影响,建筑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用电量持续负增长。 这种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上半年,浙江建筑业用电量35.78亿度,同比下降7.03%,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73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速由负转正,释放出基建投资逐步发力的积极信号。 |
原标题: 用电增量全国第一 浙江经济新脉动 |
作者:记者 胡静漪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