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科技产教示范区开园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9月10日 09:22:46 |
昨日,由桐庐县委、县政府与浙江华策影视集团共同打造的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科技产教示范区正式开园,标志着桐庐在影视文化、产教融合、科技赋能与文旅拓展等多个领域迈出关键步伐,进一步深化了城市与影视文化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协同。 中央电视台原台长、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胡占凡,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郑敏强,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韦路,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詹茂伟,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卫强,桐庐县领导冯晶、张蕙娜、邵伟斌、周萍英,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以及来自中国文联、国家广电总局、全国行业协会、全国影视艺术类院校、主流播出机构平台等嘉宾出席开园仪式。 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科技产教示范区是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建设项目、浙江省大视听产业“146”项目重点工程。作为示范区的奠基人与开创者,赵依芳表示,“示范区的诞生,是响应文化强国战略、推动行业变革的创新实践。”她介绍,这是一个集“教育筑基、人才驱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平台,为中国大视听产业的数智化、工业化、国际化升级探索新路,未来将实现万人影视技师学院、日均万人影视从业者、日均万人游客汇聚。 构建影视文化产教融合的新范式 当天的仪式上,中国大视听产业、影视专业教育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桐庐,共同见证并参与影视文化产教融合新范式的开创与实践。 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中广联制片专业委员会等八大国家级行业协会及平台与示范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挂牌成为“教育实训合作单位”,推动形成“产业融进校园,学校办在产业中”的全新范式。 华策影视集团打造的历史剧《太平年》VR实景文旅项目将超级IP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并落户桐庐;AI算力运营项目落户桐庐江南镇,为影视数智化转型提供支撑;时光坐标与示范区共建AI人才培养体系;AIGC研究院与示范区签约,实现技术研发到人才培养的全链路布局。 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杭州技师学院等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与示范区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并共建产业学院。包括导演沈严、演员吴倩在内的27位优秀导演、制片人、演员、学者及平台负责人受聘为导师,推动实现“入学即入行,毕业即成才”。 加快桐庐“吸影力”的高效益转化 影视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已成为当前影视内容实现价值延伸最具成效的路径之一。 《太平年》这一超级影视IP将与前沿VR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体验迈向新阶段。“《太平年》将借助VR实景形式在桐庐落地,构建‘影视+科技+旅游’的创新生态,打造沉浸互动、虚实结合的文化旅游新场景,为桐庐影旅融合发展和区域文旅升级注入新动能。”《太平年》制片人王燕说。 桐庐与影视文化早有渊源。20世纪80年代,《西游记》《封神榜》等影视剧组来桐庐取景,《鸡毛飞上天》《江河日上》《四喜》等20余部影视作品都出现了桐庐的秀美山水。桐庐因此被誉为“天然摄影棚”。 眼下,桐庐正加速构建“影文旅教”融合生态圈,推动线上影视内容与线下实景体验深度融合。现场,示范区分别与陕文投、杭州商旅、桐庐文旅集团签署文旅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以剧带景、以景促游”的创新模式,激发“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联动效应。 “桐庐山水之间蕴藏着千年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基因。系列文旅项目签约,是面向未来、对内容旅游模式的一次重要升级,将点燃桐庐在科技、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的火种,开启全新的文旅消费体验。”赵依芳说。 打造日益丰满的影视文化产业配套 大视听产业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美丽息息相关,是桐庐重点培育的产业赛道。 现场,多部重磅影视作品宣布开拍或即将开拍,包括《战争与人》《扫黑风云》《我的鸵鸟先生》等长剧,以及《我在浙里当大拿》《蓝剑行动》《乘风破浪》等微短剧,其中《我的鸵鸟先生》已在桐庐开拍。——这恰恰反映了影视产业丰富的创作活力与发展潜力,而眼下正需要与之匹配的产业环境、政策扶持、人才支撑。 去年,桐庐发布关于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用于影视文化产业扶持和奖励。活动现场,桐庐城市、文旅、招商、产业政策重磅推介,杭州全域大视听发展服务中心桐庐分中心揭牌,构建了“一站式”大视听产业服务体系的全方位保障,持续推动桐庐影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效益转化。 示范区开园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大视听产业四季交流活动,行业学者围绕AIGC应用、广电政策解读、影文旅生态和产教融合等内容展开交流研讨,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原标题: 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科技产教示范区开园 |
作者:记者 金黄璐敏 汪晓池/文 单佳铭/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