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工程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5月14日 08:28:40 |
土地集约 人口集聚 产业升级 收益共享 “四优”工程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近日,江南镇彰坞村的漂流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将于今年夏天开门迎客。该项目落地后,可创造就业岗位120个,实现日最高客流接待量15000人次,年经营收入约3500万元。 彰坞村曾经是有名的“空心村”,如今通过“优地、优居、优业、优美”系列改革举措实现凤凰涅槃。拆除135户老旧房屋腾出土地64.11亩,建设49幢“杭派民居”,与邻里中心、文化礼堂构筑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这场空间革命不仅解决了村民的住房需求,更吸引社会资本3000万元投入村庄建设,实现村集体年增收287.4万元,彰坞村宅基地盘活模式还入选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50个典型案例之一。 移步桐君街道,“黄金左岸”艺术IP正焕发新活力,精品民宿“梅蓉宿”、“冰雪容”共富基地等文旅项目串珠成链,推动梅蓉、濮家庄、君山三村集体完成“9060”目标,昔日田园变身诗意栖居地与产业新高地。 通过“四优”工程改革,桐庐实现了土地集约、人口集聚、产业升级、收益共享的闭环逻辑,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蝶变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的红色引擎持续轰鸣。 当前,我县正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深度嵌入改革发展主战场。坚持实干实绩实效,坚定不移狠抓落实,切实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换成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相关部门带头践行“民呼我为”,打好富民惠民安民组合拳,以“四优”工程落地见效为支点,从民生痛点处破题、在百姓关切处发力,推动资源向群众所需集聚、服务向基层一线延伸,让发展成果更有“民生温度”、惠民答卷更具“幸福质感”,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四优”工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我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走村入户”大调研,聚焦“空心村”治理难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方式,摸清人口结构、资源闲置等关键症结。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克难,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围绕宅基地改革等重点领域突破创新,采用空心村整治、公寓房安置、中心村集聚、本村下山搬迁等多种优居方式,向存量要增量、向空间要发展,形成乡村振兴的桐庐特色路径。 数字是最有力的见证:近年来,我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攀升至71.7%,18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8050”目标,其中92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07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4。 在工作推进方面,我县聚焦特色建设着力提升城乡风貌,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分批打造富春民居样板。预计到2026年底,将创建15个特色鲜明的美丽精品村庄,以点带面推动全域乡村风貌提档升级,切实把乡村振兴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 “我们将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立足岗位主动担当,以‘四优’工程改革为抓手,聚焦宅基地改革、产业培育等重点领域,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县规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金轶润) |
原标题: “四优”工程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作者: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