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村党委:“红色引擎”打造富美乡村新标杆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5月13日 09:39:09 |
今年“五一”假期,分水镇大路村呱呱叫欢乐农场的花田间,太空漫步、观光火车、趣味滑索等亲子项目人气火爆,带动周边棉花糖、手工编织等特色摊位聚集。“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到近千元。”风筝摊主聂高顶告诉记者。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凝聚力。近年来,大路村党委持续擦亮“我们走在大路上”党建品牌,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促振兴、稻花香里话共富的康庄大道。 做强大路之“富” 眼下,大路村1260亩省级粮油功能区在分水江畔铺开,成为乡村最靓底色。村党委以党建联建为“经纬”,织就“院士智库+品牌矩阵+生态闭环”的振兴图谱——引入胡培松院士工作站,孵化“中涧滩”大米品牌,通过“桐庐味道”区域品牌赋能,打通“从稻穗到餐桌”的价值链条,实现年种粮创收从15万元增至40万元;以“稻渔共生”为支点,撬动“稻螺共生—鱼跃阡陌—虾稻共舞—鸭戏绿浪”的生态矩阵,构建“一田多收、四季丰盈”的循环经济范式。 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同时,大路村匠心打造了呱呱叫欢乐农场,构建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文旅空间,形成“春赏花、夏露营、秋研学、冬民俗”的全季旅游业态,2024年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156.8万元。今夏,利用田间与前溪资源,大路村还将推出水上露营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 在这里,听雨楼民宿主理人俞彩琴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共建者的蜕变——推广地道农家菜,将柴扉竹篱勾勒成“江南画框”,把农趣星火“编织”成旅游导览图。2024年,大路村民宿集群实现经营性收入380余万元。 夯实大路之“基” “小徐,去往毛竹笋地的小路坡道坏了,一下雨就特别滑,能不能尽快修修?”一个月前,村民方大伯在村网格员徐康走访时反映了这件事。几天后,村民们发现,原本坑洼的坡道已经浇上了平整的水泥。 这得益于大路村“富美议事会”机制:由村党委班子成员带队、网格员包片,聚焦群众出行、村道隐患、农田灌溉以及矛盾纠纷等急难愁盼,形成“网格摸底—会商破题—群众评题”的闭环治理链。 “这款粳米年糕软糯如云、弹润似玉,玉米年糕专为控糖人群定制,芝麻红薯年糕自带田野清甜,全家老少都能找到心头好!”在大路村农创客中心直播间,村党委书记王陈峰化身“农产品首席体验官”,与党员志愿者、村民吆喝起自家农产品,将年糕作坊的烟火气、稻田里的丰收曲,转化为手机屏幕前的抢购热潮。 在大路村,党委班子成员身兼双重角色——既是扎根田间的“新农人”,也是云端带货的“共富领航员”。这个直播间,不仅销售年糕、大米、酒等特色农产品,还帮村民代销自产农产品。去年销售旺季,大路年糕厂产量近18万斤,实现销售额70万元,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当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汇成“共富泉”,村民的获得感、认同感、凝聚力显著提升,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扮靓大路之“美” 步入大路村,但见碧水绕村而过,白墙黛瓦错落其间,家家户户庭院井然,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的秀美与整洁。这里总能看到党委班子成员带领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的身影——这正是该村做好美丽本底、扮靓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大路村党委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富美100”攻坚行动为牵引,聚焦乡村环境,通过“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形成环境卫生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 有了党员带头,全村800余户农户被发动起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环境治理、庭院建设等工作,已累计完成河道清淤2万立方米、新增生态草坪10余亩,营造起“乡村环境人人有责、美丽提质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统领,凝聚班子合力,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带领大家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共同打造富美乡村新标杆。”王陈峰说。 |
原标题: 大路村党委:“红色引擎”打造富美乡村新标杆 |
作者:记者 金黄璐敏 代瑞钰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