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听力还“年轻”吗?这些伤耳习惯要改正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3月05日 09:19:28 |
本报讯(记者 蔡雯)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旨在广泛宣传听力保健知识,引导公众进一步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耳朵不仅是感知声音的器官,更是连接情感、传递信息的桥梁。然而,随着环境噪音污染加剧、不良用耳习惯增多,听力损伤正威胁着各年龄段人群。那么,如何保护你的听力?听听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濮瑛怎么说。 哪些行为会造成听力下降?濮瑛表示,药物不能乱服用,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不能盲目使用,任何不当或超剂量使用都有可能导致耳聋,市民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另外,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失眠患者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也会有耳鸣或听力下降的风险,一旦察觉耳部出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合理使用耳机是科学护耳的关键。很多人习惯长时间佩戴耳机,这会对耳朵的神经造成影响,引起耳鸣甚至听力下降,“要遵循两个‘60’原则,一是使用耳机时音量不超过最大值的60%,二是连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濮瑛指出,避免噪音环境也是护耳的重要一步,如果长期在有噪音的环境下工作,应及时佩戴降噪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许多人认为“耳朵不舒服掏一掏就好”,实际上过度清洁耳朵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引发炎症甚至鼓膜穿孔。“现在采耳店随处可见,采耳又比较舒服,所以不少人经常会去采耳,然而,耳朵中的耳垢也可以保护耳朵,阻挡外界灰尘、细菌的侵入,还可以阻挡强烈的噪音。” 除此之外,传统用力擤鼻涕的方式存在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当我们将两侧鼻孔都捏住并用力擤时,鼻涕就会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另一侧轻轻擤出。 最后,濮瑛给大家一个小提醒:听力损伤多为不可逆,预防胜于治疗。 |
原标题: 你的听力还“年轻”吗?这些伤耳习惯要改正 |
作者: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