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创新 “哪吒”木版画来了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3月05日 09:15:38 |
本报讯(记者 金轶润)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主角“哪吒”古灵精怪,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出银幕,他成了木版画的创作题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桐庐木刻代表性传承人、“木石樱缘”文创馆创始人张月明以“哪吒”为原型,创作了“哪吒”木版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富春江镇茆坪村的“木石樱缘”文创馆,张月明拿出7块木版,一块刻着“哪吒”完整形象的母版,其余6块分别刻着“哪吒”的裤子、衣服、乾坤圈等元素。“除了母版以外,其余的木版都是根据不同的颜色分别雕刻,再根据顺序依次拓印,最终呈现出像手绘一样的效果。”张月明表示,看似简单的一幅画,其中工序却有条不紊,“除了保证雕刻精细,每一次拓印都必须保持精准,否则会出现晕染等情况,影响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这一幅木版画的雕刻,大约花费了4天左右的时间。在张月明看来,这是一个以现代审美叠加传统工艺的文创成果。 “‘哪吒’主题是当下的热点,我们希望借助‘哪吒’木版画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张月明表示,这也是他创作“哪吒”木版画的初衷。 “传统手工艺承载着艺术表达、文化传承的功能,但是想要推广,就必须打造出有亮点的产品,让这些产品能够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张月明表示,这也意味着对工艺的要求更高。 如今,木版画更倾向于从大而复杂向小而精致转变,“比如冰箱贴、钥匙扣这些生活小件,很受年轻人喜爱,相比大型木版画更受欢迎。”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近年来,张月明与杭州技师学院、县文化馆等单位合作,为学生和有兴趣的成人授课,传授木版雕刻技艺。“一年授课超过100节,不少学员还会主动要求继续深造。”张月明欣慰地说。 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的结合,不仅让“哪吒”这一经典形象焕发新生,也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
原标题: 传统+创新 “哪吒”木版画来了 |
作者: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