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菌轮作拓宽“致富路” 小小菌菇撑开“致富伞”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12月03日 08:27:21 |
眼下正是冬闲时节,但凤川街道大源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起垄、撒种、覆土……数十名工人正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里有序劳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羊肚菌。 “计划种植100亩羊肚菌,现在已种60%左右,12月上旬可以全部完成,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不少收入。”大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铖望着一个个黑色大棚信心满满。 一个多月前,大源村的这片土地里还长着金色稻谷。“今年一共种植水稻200亩左右,11月初开始收割,收获水稻12万斤。”李铖介绍,稻谷丰收后,就紧锣密鼓地翻耕,为种植羊肚菌做准备。半个月的时间不到,一个个菌菇大棚便搭建完成。 背靠肖岭水库,大源溪穿村而过,两侧青山相对……曾经,面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大源村却有着“坐拥宝山”而无法攫取的烦恼。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增收模式单一是该村的难点。近年来,大源村不断探索如何让美丽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各类项目纷纷落地。 “今年,村委与街道一起去贵州考察,发现除了气候有所不同,桐庐与贵州当地的土地性质、地形都非常相似,他们利用冬闲时段种植羊肚菌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李铖介绍,在凤川街道牵头下,大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发鑫农业”提供种植所需的菌种、外援营养袋以及技术指导,并承担后续销售;大源村负责提供土地、洒水设施、人工以及大棚基地建设等。 周辉是“发鑫农业”派遣的菌菇技术指导员,从大棚搭建开始,一系列工作都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羊肚菌一般只在晚上生长,对土壤的干湿度也有要求,最佳生长温度要保持在15℃左右。”周辉介绍。 针对大源村的气候特性,他指导基地人员做好大棚的保温及散温工作,确保羊肚菌保持良好生长趋势,“这批羊肚菌刚好在春节前后可以收获,届时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周辉说。 “现在羊肚菌的市场价在80元一斤左右,预计亩产300斤,总产值将达240万元。”李铖告诉记者,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是基地选择种植羊肚菌的原因之一。 此外,春秋种植水稻,冬季种植羊肚菌的“稻菌轮作”模式,解决了冬日土地抛荒问题,实现土地的高效运作,“羊肚菌采摘期结束后,留下的菌丝还对土地有改良作用,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下一轮水稻种植打下基础。”周辉表示,“稻菌轮作”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 目前,该基地已为45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68岁的项秋花就是其中之一。记者来到种植基地时,她正在忙着清理大棚外多余的土壤,谈及收入,她笑着说:“在这里工作好,离家近,能照顾到家,一天还能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 羊肚菌种植基地里的每一粒菌种都承载着希望。对于李铖而言,羊肚菌种植成功,不仅意味着村里拥有一项新的种植技术,更意味着可以带领村民拓宽“致富路”。 随着“双百攻坚”的纵深推进,大源村借助“有机产品+N”的多元业态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产业变革举措,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 如今的大源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突破100万元,发展势头强劲。谈到未来规划,李铖表示,发展农业产业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坚持很难有成效。下一步,大源村将持续完善产业结构,扶持好前景好、质量优、见效快的特色产业,促进村民持续增收,推动共同富裕。 |
原标题: 稻菌轮作拓宽“致富路” 小小菌菇撑开“致富伞” |
作者:记者 金轶润 蔡雯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