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蓉杨梅“变身”后即将上架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11月22日 09:37:52 |
杨梅汁口感酸甜可口,独具风味,近年来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今年夏季,看到市场前景后,吉木丘林农场负责人李东宇在桐君街道梅蓉村杨梅丰产时收购新鲜杨梅,通过深加工制作成杨梅汁。如今,“变身”后的梅蓉杨梅即将在罗森便利店上架。 “在杨梅收获季,我们收购了大量杨梅,由代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将杨梅提炼成果汁饮品。”李东宇拿着杨梅汁介绍,瓶身、商标、产品配方均由吉木丘林负责设计,前期已经与罗森连锁便利店达成合作意向,12月份即可在3000家门店上架销售。 说起将梅蓉杨梅深加工为杨梅汁的初衷,李东宇回忆道,“2022年,我与梅蓉村结缘,被‘敢叫荒滩变绿洲’的梅蓉精神打动,带领团队头戴斗笠,发扬当代‘梅蓉精神’进场开荒。”6个月的“日夜兼程”,原创IP吉木丘林扎根梅蓉,拔节生长。 在打造吉木丘林农场的同时,李东宇注意到梅蓉的土特产——杨梅。“它有百年种植历史,生长环境非常原生态,口感也十分独特,但是村民的销售模式却十分传统和单一。” 到了杨梅收获季,不少村民选择在村口、马路边兜售杨梅。在李东宇看来,杨梅的特性决定了其鲜果售卖期短,传统销售模式限制了销售量,村里滞销的杨梅不在少数,“2022年开始,我们在桐君街道和梅蓉村的协助下大量收购梅蓉杨梅,通过圆通速递的冷链,将杨梅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地,每年销售量在3万斤以上。” 梅蓉杨梅的销量节节攀升,但是李东宇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仍未停止。在他看来,鲜果保鲜期短,产品利润有限,想要带动果农增收致富,就要深入挖掘杨梅的内在潜力。2023年,吉木丘林团队围绕小杨梅做出大文章,衍生开发杨梅蜜饯、杨梅酒等产品。“今年,我们委托了大型食品加工厂,将杨梅加工成杨梅饮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延长梅蓉杨梅的销售周期和生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拓宽果农增收渠道。”李东宇计划,今后每一年都将加大杨梅收购力度,让农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吉木丘林农场是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事科普,艺术文创、线上产品推广于一体的共研共创共享型手作主题农场。仅两年时间,该农场已陆续助力梅蓉招引杭商旅、漠画肆季等国企、民企在内的数十个项目,拉动投资300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50余人。吉木丘林农场每年举办200场主题活动,吸引游客5万人次,复游率达65%。 除了吉木丘林创始人这个“身份”,李东宇还是一名县政协委员。11月12日,县政协联合吉木丘林成立了君山有约吉木丘林委员工作室,让“君山有约”品牌再添一个阵地。 吉木丘林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怀揣乡村情怀与梦想的年轻人,他们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奔赴而来。两年中,他们从事农文旅项目的规划、设计、IP开发、农产品衍生品研发,为梅蓉村设计了系列梅小蓉IP形象及村落导视系统,为梅蓉村企设计巧克力工厂IP及系列产品包装,打造梅蓉数字大棚,将乡村本土的文化、特产转化为文旅资源,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助力梅蓉蓬勃发展。 这支年轻的团队,是君山有约吉木丘林委员工作室的“生力军”,“吉木丘林委员工作室就建在乡村,是打造成政协委员‘零距离’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阵地,真正做到委员工作室建在产业链上,群众向心力聚在产业链上,促进委员联系群众走深走实,同时挑起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担子。”李东宇表示,委员工作室的建立,为团队盘活乡村文旅资源,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 |
原标题: 梅蓉杨梅“变身”后即将上架 |
作者:记者 金轶润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