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用+执法”模式 打造良好交通运输环境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8月06日 08:38:06 |
“违法车辆在滩头路上,我们已经拦下……”近日,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机动中队通过智“桐”在线多跨执法平台,监测到一辆存在多起存量案件的超限车辆进入桐庐,经GPS定位,成功将车辆拦截并扣押。 现场,执法人员发现该车辆存在非法改装、遮挡车牌等违法行为,通过平台确认该车累计有7条违法记录,其中有5条未处理。“通过智‘桐’在线平台,我们对多次超限的运输车辆进行监测布控,卡口的预警报警会直接传输到执法人员的浙政钉手机终端,实现了对交通运输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机动中队中队长毛磊华介绍。 目前,我县拥有20个路面非现场执法点位,通过全方位监管,能有效控制超限超载等违法运输行为。针对重点货运源头站点、运输企业和运输车辆这三端的现状,我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三端源头“码上管”机制,创新“信用建设+执法监管”模式,将事后处罚治理前移至源头预防治理。 近年来,我县已完成全县32个重点货运源头站点、200家运输企业、3692辆运输车辆的相关信息收集工作,并围绕证照有效期、主体责任、违法程度、违法频次、违法占比等指标,结合浙江省信用“531X”工程要求,针对三端分别制定17条赋分规则嵌入平台,采用百分制计分赋“绿黄红”码。任一端产生违法行为,三端之间自动开展数据碰撞,溯源锁定追究另外两端责任并关联赋码,实现“一端违法、三端关联”,倒逼相互监督。 “县交运局打造‘信用+执法’模式,对重点源头站点、运输企业、运输车辆这三端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周期管理。通过信用受限,敦促违法主体主动接受执法处理;通过信用修复,让三端主体及时纠错恢复运营;通过信用评优,鼓励三端主体压实责任,保障运输行为规范有序,运输环境持续向好。”县交运局党委委员、执法队副队长张潮军表示。 “信用建设+执法监管”模式的实施,有效打击了我县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在这一模式的加持下,我县交通运输违法行为数量、运输车辆超限率有明显降低;违法行为发现率、违法案件年均查处数有明显提升。 |
原标题: 探索“信用+执法”模式 打造良好交通运输环境 |
作者:记者 周小铃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