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归富春山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6月06日 08:35:37 |
富春山,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名字。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登临富春山,并写下数首诗作,赞颂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进入时光的长廊,一个个充满传奇的故事迎面走来。它是汉代隐士严光隐居处,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它是千古名画《富春山居图》里的主角,峰峦坡石随势起伏,山涧深处清泉飞泻;它是仕途失意者心中的胜地,范仲淹在这修祠,黄公望为它作画,谢翱在此哭祭。 一座青山,千百年来,竟引得千余名诗人留下数千首(篇)关于它的诗文。这不禁引人发问,富春山究竟是座什么山?究竟有何魅力? 搜籍寻山 “富”给人丰饶充足之感,“春”则有春季、草木萌发之意,将两字相连,春色盎然、百姓富足的美景映入脑海。 提起“富春”,人们最为熟悉的便是一江、一山——富春江与富春山。事实上,早在秦汉时期,曾置一县,名为“富春县”,富春山与富春江均在富春县境内。 富春县里富春江,富春江伴富春山的格局维持了数百年。到汉代以后,建德、桐庐、淳安、新城等县从富春县陆续析出。 富春县轮廓清晰,富春江流域可循,那么,富春山在哪?翻看历史典籍,富春山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富春山的“仙”,便是严子陵。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严光)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短短几字,便表明严子陵隐居的地方就在富春山,而他的垂钓处,被称为严陵濑。《太平寰宇记》第九十五卷记载,桐庐有严陵山,境尤胜丽,夹岸是锦峰绣岭,即子陵所隐之地,因名。 从后汉到民国,书中对于富春山的描述大抵相同。清代顾祖禹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严州府》中记载:“富春山,县西三十里,一名严陵山。前临大江,汉子陵钓处,人号严陵濑。有东西二钓台,各高数百丈。”此外,民国版《桐庐县志》中也记录了范仲淹为严子陵建的“严先生祠”所在位置——在富春山下,宋景祐中,范文正公建。 20世纪中叶,因建设富春江水电站需要,严子陵钓台前的富春江段成了富春江水库。水位上升导致原严子陵祠堂、碑林、古亭等淹在了水中。20世纪八十年代初,桐庐复建了严子陵钓台景区。 以人名命名地名,是百姓对先贤、英雄等伟大人物的尊敬与浪漫,而勤劳朴实的桐庐人,亦有这样的传统。梧桐树下、结庐采药,桐庐、桐君山因桐君而名,桐君山下的富春江、分水江则被桐庐百姓称为“桐江”与“桐溪”。 1981年,位于桐庐的富春江公社更名为严陵公社,3年后又改为严陵乡,并在1992年归入富春江镇。翻开1985年由桐庐县地名委员会编撰的《桐庐县地名图册》,富春江水库旁的山名,正是富春山。 登山望古 巍巍青山,幽幽古道。千百年来,登富春山者络绎不绝,名士贤达数以千计。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富春山下,范仲淹抬头仰望,青山之间,似乎出现了屋舍与两个模糊的身影。严子陵躺着睡觉,光武帝刘秀走上前,摸了摸他的肚子:“哎呀!子陵,就不能帮我做点事吗?”严子陵不语,好一会儿才道:“人各有志,为何要强迫我出来做官?”刘秀无奈,叹惜而去。 恍惚间,屋舍换作了宫殿,严子陵与刘秀畅谈过后同榻而眠。期间,熟睡的严子陵无意中将小腿搁到了刘秀的肚子上。次日,太史奏告,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刘秀却笑道:“这是我的老朋友严子陵与我睡在一起罢了。” 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又是何等令人羡慕的君臣关系。想到自己一生正义、直言不讳,却被贬至睦州,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范仲淹长叹一声:“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元朝以后,除严子陵外,富春山又多了一位“绑定”的名士,他就是丹青圣手黄公望。 “师兄啊,你答应送我的画,进展如何?”“哎呀师弟,我还没画完呢!”“师兄,我怕今后有人将这幅画巧取豪夺了去,你要不先题跋,说是送我的。”黄公望拗不过无用(即黄公望同门师弟、无用禅师郑樗,字无用,号散木),便提笔写道: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授笔写成此卷…… 用生不逢时、命途多舛来形容黄公望,并不为过。将满腔才华报以江山社稷,是古时多少读书人的梦想,黄公望也不例外。可惜,元朝时,汉人做官本就不易,而他又受上司贪污案牵连,落得牢狱之灾,仕途从此断送。心灰意冷的他加入了全真教,寄情山水,靠卖画维持生计。当要提笔画富春山时,严子陵的故事,又怎能不令他五味杂陈、感慨良多。 或许应了无用“巧取豪夺”之言,《富春山居图》几经辗转,险被焚毁,到了清朝,它甚至成了“赝品”,而伪作却成了真迹,名字也被更改。而这,就与乾隆皇帝有关。 清代以前,《富春山居图》一直被称作《富春山图》,在董其昌、张丑等人的作品中均以此名称呼。 乾隆十年,乾隆皇帝得到了明代仿品《子明卷》(即《山居图》),认定为真品,甚是喜爱,常常带在身边,并题跋50余处。结果第二年,真迹《无用师卷》出现在乾隆面前。尴尬之余,他认定《无用师卷》为赝品,花重金将其买下收藏。此外,他还在仿品《子明卷》上题跋:“向之题‘山居’者遗‘富春’二字……”《富春山图》就此成了《富春山居图》。 再颂富春 因为有严子陵的“加持”,富春山成为中国历代文人膜拜的胜地。除了范仲淹、黄公望以外,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赵孟頫、王阳明等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在这里留下诗文画作,表达对富春山和严子陵的仰望。 从李白的“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到朱熹的“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再到赵孟頫的“富春山中有客星,辞荣归来意更真”,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在富春山这一独特的意象中被聚焦、放大,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今日已无黄子久,谁人能画富春山?”(清代王清参诗)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当下,富春山又以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2022年,央视春晚推出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濮存昕、冯远征等化身古代诗人,漫步在由3D技术再现的《富春山居图》中吟诵诗词,让观众在写意山水和诗词韵味中,感受富春山水的人文风光。 随着节目的爆红出圈,桐庐在春节之后就立即发布了“忆江南·富春山居游”游览线路,并在严子陵钓台推出“还有富春山”沉浸式山水戏剧场,一改传统欣赏碑廊诗词的刻板模式,由演员身着古装,在景区扮演书生、樵夫等,让游客以沉浸式的方式进行游览,零距离体会黄公望画中《富春山居图》的绝美秘境。 从还归富春山,到还有富春山,世人在连绵青山中找寻的不只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还有“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更是深埋在这些文化符号深处的人文精神。 晨光熹微,江雾朦胧,滔滔江水依旧流淌不息,富春山上早已不见严子陵的身影,但关于归隐和重逢的故事却仍在不断重复…… (记者 陈艺琨) |
原标题: 还归富春山 |
作者: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