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蔬基地里种出富民产业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5月29日 08:57:40 |
茄子“未熟” 订单“先热” 杭蔬基地里种出富民产业 “听说‘杭蔬基地’的茄子在种下之前就被抢购一空了,这是怎么回事?”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百江镇小京村的“杭蔬基地”一探究竟。站在“京”喜农场边,一眼望去,一畦畦嫩绿的茄子苗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生机盎然。 “茄子苗在5月17日、18日刚栽下,但订单早在茄子种下之前就已经对接完成了,这些订单大部分来自盒马鲜生、明康汇和勾庄市场。”面对记者的疑问,小京村“京”喜农场负责人胡国顺解释道,甚至有商家要求农场多种几百亩茄子,但由于土地面积有限,目前只种了40多亩,比去年已增加了不少,亩均产量预计17000斤左右。 去年,百江“杭蔬基地”茄子滞销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今年却已经供不应求,产品热销的背后,秘诀何在?“茄子的品质是打动盒马鲜生、明康汇等头部企业的关键。”百江镇农办主任章晓飞告诉记者,胡国顺十分注重产品品质,对蔬菜种植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 “产品越是被认可,我们就越要做得更好。”胡国顺说,“镇农办对‘杭蔬基地’的发展格外重视,省、市农科院和县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也对基地的发展格外关心,不仅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对基地的任何生产和技术问题,都尽可能第一时间答复和解决,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对于农场未来的发展,胡国顺心中早已规划好了蓝图。他打算扩大农场面积,加快新建大棚,进行科学种植,打造高端农业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值,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例如这批玉米,如果能提早一个月上市,就能卖到12元一斤,价格比后上市的能高出2至4元。”胡国顺告诉记者,科学种植能够实实在在地提升产值、提高收益。 小京村村民陈兴旺已在“京”喜农场工作多年,是“杭蔬基地”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年纪大了,能在‘家门口’上班,感觉挺不错的。”陈兴旺说,像他一样在农场工作的村民有十多个,每人年收入大约在三四万元。 近年来,百江镇聚焦“菜篮子”工程,通过党建统领,党员带头育苗、种植,以合作社经营管理、村集体入股、农民出力等方式,助推“杭蔬基地”共富工坊建设,构建起了“党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共富模式。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1300余亩,覆盖农户比例达40%。 “如今,百江‘杭蔬基地’出产的优质农特产品已成为杭城市民餐桌上的‘香饽饽’,订单式种植、兜底式包销打通了销售渠道,种植户只需保证蔬菜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就能实现增收。”章晓飞表示,未来,百江镇将加快完善“杭蔬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培育更多农业人才,持续推进“杭蔬基地”建设,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共同富裕。 |
原标题: 杭蔬基地里种出富民产业 |
作者:记者 郑靖雯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