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富春人物画谱》连载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5月08日 09:28:38 |
(四十四) 停车吃饭住宿(叶浅予) 西风烈雁叫月书法(叶浅予) 时髦赶时髦(叶浅予) 《停车吃饭住宿》,描绘的是商品经济兴起之初桐庐县城吃住一条龙服务场所的情景。 画面用四周一圈构图,表明这是一处热闹的场所。画上人物尽管用的是简笔速写,却生动形象。无论是招揽顾客的厨师、司机,还是时髦新潮的顾客,都形象鲜明。连两条狗都画得生动逼真。 叶浅予所配长诗为此画作了最好注脚: 西风烈,雁叫月,停车吃饭带住宿; 瓢勺响,饭菜香,争抢碗筷填饥肠; 乍相逢,灯火中,互道车载轻与重; 饭桌上,论短长,疲软坚挺评市场; 灯火灭,欢声息,滋溜一声破静寂; 门外敲,门里笑,夜半来客报吉兆; 千斤顶,手握紧,店主力促司机劲; 补完胎,打足气,报销单上加足费; 柏油铺,省级路,两侧满布安乐窝; 吃两顿,住一宵,周身疲劳梦中消。 可贵的是,百幅画谱所配诗作,既有四言、七言短诗,也有五言、七言长诗,还有这样的长短句诗作,反映了叶浅予文学功底之深。 这幅“浅予速写”(《时髦赶时髦》),描绘的是一群年轻女子在美发的场景。 画面中,有的在烫发,有的在等待,还有的在观望。一名打扮时髦的美发女郎,正在为顾客吹定发型。 作品反映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新潮、彰显个性的时尚。画上打油诗,更显此主题: 旗袍显身腰,宽松蝙蝠袄。 额发朝天跷,头顶扎鸟巢。 时髦赶时髦,须把时间超。 新潮盖新潮,头发变塑料。 此诗不仅写了女性美发,还写到新潮服装。风趣幽默,与画作相得益彰。 此画除人物发型用墨块外,女理发师的裤子和高跟鞋也用墨色绘就,特别醒目。服装描绘用墨色涂画而成,在百幅画谱中仅此一处。 (四十五) 小偷小摸 当场抓获(叶浅予) 谁说收入差(叶浅予) 这幅“浅予速写”(《小偷小摸 当场抓获》),捕捉的是一件抓获小偷的突发事件。 画面上,一名身穿警服的警察叔叔,正在押解一个戴着手铐的小偷。警察的另一只手上,捏着一只皮夹,显然是小偷的赃物。围观的群众,纷纷向警察竖起大拇指。 落款处写道:“小偷小摸当场抓获,群众表扬警察叔叔。” 如今,社会治安越来越好,小偷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这幅群像画谱也几乎全由线条勾勒而成,人物形象远近相间,重点突出。 谁说收入差, 家家电气化。 画上此语,充满豪气。作品同样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新面貌。 自行车驮回一台电冰箱和一只录音机。而家中已有一台电视机。门楣上方“山明水秀”嵌字牌匾和门旁靠在墙上的铁耙,以及黑瓦顶马头墙,屋边的电线,都表示这是一户农家。 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国老百姓几代人的追求。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是改革开放,让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桐庐农村家庭,住房豪华气派,各类电器早就更新换代,连小轿车也已不是稀罕物。 这也是一幅“回”字形的构图作品,画面较满,而半间屋舍的处理,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四十六) 掌勺厨子汗淋淋(叶浅予) 掌勺厨子汗淋淋, 学徒打扇师领情。 这幅“浅予速写”,描绘的是厨师师徒形象。 师傅正在掌勺烹饪,汗滴四溅,用夸张手法表现厨师之热。正因如此,身后一位小学徒,在用蒲扇为师傅打扇,希望给师傅带来清凉。 作品人物形象生动,画面动静结合。师傅掌勺炒菜之动,与案台上鸡、鱼、蹄子、青菜等食物和调料碗盆之静,和谐统一于一体。 过去学手艺,包括厨艺,往往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从这位师傅嘴巴叼着香烟看,是一家个体小饭馆的厨师。画作也反映出时代特色,因为那时候对厨师上岗操作的要求,不像现在这么规范。 另外,如今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学校开设烹饪专业。厨师培养更规范,规模也更大。 (四十七) 豆腐担(叶浅予) 油沸馒头夹臭豆腐 钟山豆腐干 沃豆腐 豆腐担, 走村庄, 起早摸黑细算账。 豆腐是城乡居民普遍喜爱的食物。在农贸市场并不普及的农村,那时销售豆腐很大一部分还得靠流动摊贩“走村庄”售卖。 画上一对男女,各挑一担豆腐,起早摸黑,走村串户,每天靠脚力赚点辛苦钱。“细算账”一来表明利润微薄,二来表示夫妻俩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画面上洗衣的村妇和背柴火的农夫,为作品增添了农村气息和时代特征。 此外,两个豆腐担在画法上一繁一简,处理得当。 钟山豆腐干、油沸馒头夹臭豆腐、沃豆腐……如今,在桐庐,豆腐系列美食品类繁多,深受市民和县内外游客喜爱,你品尝过几种呢? 文字、图片 董利荣《叶浅予〈富春人物画谱〉解读》 叶浅予艺术馆 |
原标题: 叶浅予《富春人物画谱》连载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