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云山记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3月14日 08:53:10 |
王顺庆 汤肇熙,字绍卿,江西万载人。清同治二年(1863)进士,光绪八年(1882)任平阳知县。性格端方严肃,本地豪族或上司对他颐指气使,汤肇熙不予理睬,而一意于爱民养士。著有《出山草谱》8卷。 汤肇熙于光绪三年(1877)来分水,在知县吕懋荣的陪伴下同游五云山,并写下了《游五云山记》: 自桐庐江舟而入,山复以深,流纡以曲,旷乎其为人境也,而黑子弹丸则分水县治在焉。县无城郭,烟火寥寥,弥望皆荆榛瓦砾,愀乎,其为兵燹之余也。 而迆而东南隅,则五云山在焉。山距治里许,志载唐时山上五色云见,故名。施东斋先生尝读此。先生邑之延招乡人,以元和十五年登卢储榜第一,后隐洪州西山学仙术,或谓洪州人,考误。旧有“玉尺楼”,今则惟葵麦动摇焉。尒其旧趾(址)頽垣中有古碣,读之,知曲折沿磴上皆梵宇故基。又上,则有新庙,祀关壮缪侯。斜行数十武,则有东斋先生洗砚池,池仅宽数丈,水清浅,植白莲,俗名荷。荷花池环以墙,墙外多灌木,一老松犹天矫,如苍虬攫空际,旁有小亭绝幽雅。 是日,同吕明府向叔及其客游。庙与亭皆为吕君重建也。吕君嘱题亭额,余曰:“此池千余年,墨波宛然,可名曰‘余韵亭’。”亭前风过,似花香在有无间,细细领之,觉通禅悟。余谓吕君曰:“君亦知夫莲乎?夫莲洁物也,莲之白者,则洁之尤洁也,是以君子比德焉。昔茂叔爱莲曰‘出淤泥而不染’。今之仕宦淤泥甚矣,习俗移人,贤者不免,其不染也几何哉?使吾与子得后世称清白吏,则亦人中之莲耳也!”吕君笑未即应。适有客折得莲花一枝,余曰:“莲乃空物也,其根为藕,其身为茎,其实为房,无一非空,是以佛家多取义焉。人生功名富贵皆空境,佛言是身中空,无有身且何有于功名富贵哉。”吕君曰:“子以莲说乎!今日之游胜于莲花坐上听讲经也。”盖吕君时宰分水久,颇以官累郁郁不滿志,故余为言云。 坐亭上半晌,及暮下山归。村人荷樵入市卖,或前或后,若不知有长官尊贵者。余谓:“笠屐图中正宜,以是作点染风光也。”客曰:“自五云山而进,尚有九龙山,為邑佳胜,他日与游当再约。 光绪三年丁丑秋初万载汤肇熙撰。 这篇散文,是一篇珍贵的廉政文化范文。作者汤肇熙在文中对五云山的历史和风光作了简述,并通过对莲花的借指,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露了自己愿“使吾与子得后世称清白吏,则亦人中之莲耳也”的高尚风骨。 |
原标题: 游五云山记 |
作者: 网络编辑:叶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