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琳仙境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1月14日 08:39:42 |
邱升阳 “仙境尘寰咫尺分,壶中别是一乾坤。风雷不识为云雨,星斗何曾见晓昏。仿佛梦疑蓬岛路,分明人在武陵村。桃花洞口门长掩,暴楚强秦任并吞。” 南宋诗人柯约斋的这首《瑶琳洞》,将这神奇壮观的地下溶洞比作“人间仙境”“别有洞天”。乾隆《桐庐县志》载:“瑶琳洞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洞内阔二丈许,梯级而下五丈余,有崖,有池,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鼓笙琴,人语犬声;可惊可怪,盖神仙集游之所也……” 二亿七千万年前,瑶琳地区曾为一片浅海。历经多次漫长的造山运动,这里形成了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桐庐县分布着二十多个溶洞,被称作 “溶洞王国”。天目溪两岸的山林中,有瑶琳洞、垂云洞、杨家洞、美女洞、灵鸡洞、佛印洞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瑶琳洞。清光绪十二年,桐庐知县杨保彝将其提名为 “瑶琳仙境”。瑶琳仙境最早在隋唐时期被发现,清朝末年因洞口坍塌而与世隔绝。据说,40多年前,一个放羊娃在山上放羊时,一只羊掉进洞窟,他入洞找羊,虽未找到羊,却发现了这个巨大的溶洞。1979年,开发瑶琳仙境景区时,“金鸡观瀑”景点后面发现徐舫隐居时遗漏的、铸有“方舟”两字的铜镜一面。1979年9月,县政府组织初探瑶琳洞,两年后正式开放,神奇的地貌和多姿的钟乳石景观群重现人间,从此声名远扬,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 我初次来到瑶琳仙境是在1983年读初中学校春游之时。大学毕业工作后我住在桐庐,又跟妻子去过瑶琳洞一次。 瑶琳者若何?但见山间石径,被一片绿所环绕,清爽宜人。烟雾袅袅,飘逸飞举,与溪泉清脆的叮咚声交织在一起。透过薄雾,山下石拱门楣上可见“瑶琳仙境”四个擘窠大字,方知已踏入仙踪秘境。“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溶洞纵深一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 穿过一段地下河回廊,一个巨大的洞厅映入眼帘。随处可见的石笋、石柱、石幔、石钟乳密布在洞壁上,洁白如雪,质纯似玉,在照明灯下光芒闪烁,格外耀眼。洞内水质清澈,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一个由冰玉雕琢而成的世界。景观群落依据自然形态分为“仙女聚会”“狮象迎宾”“广寒舞台”“蓬莱宫阙”“富春山水”“曲径通幽”“琼楼玉宇”等上百个大小景点,洞洞相连,奇幻诡谲,层层有景,景景奇特。其中洁白无瑕的“银河飞瀑”、晶莹剔透的“瀛洲华表”、直冲霄汉的“三十三重天”、精美雄伟的“擎天玉柱”、婷婷玉立的“瑶琳玉峰”构成“仙境五绝”,令人赞叹不已。 瑶琳洞外的景色也十分迷人。穿过石坊,绕过绿荫,聆听啼鸟,夏季闻听蝉鸣,让人飘然若仙。只见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曲折游廊……一派清幽之意。 山中林木繁茂,风声悦耳。一到洞口,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好不惬意。难怪导游说这里冬暖夏凉。在彩色灯光和激光幻影的照耀下,整个洞厅仿佛全是用珍珠玛瑙、翡翠玉石、绫罗绸缎堆积而成,更显得流光溢彩,幽静深邃。 瑶琳洞本身汇聚天地灵气,溶洞内长年恒温保持在18℃。奔腾流淌的地下暗河水,在气温寒冷的时节形成雾气,团团云雾向洞外吐纳翻涌,袅袅生烟,随风飘动。山峰时而躲进白云里,时而露出青翠的“面容”,既壮观又显灵动秀美。 洞中方一日,人间已万年。感受这自然界超视觉的美景,品味这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附录元朝徐舫《瑶琳洞》一首: 洞传缑岭似,仿佛玉笙清。 石或藏渔鼓,云从隔犬声。 乍居人颇怪,异听耳初惊。 子晋壶天有,莫疑彩凤鸣。 |
原标题: 瑶琳仙境 |
作者: 网络编辑:叶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