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石斋杂记(二十七) 羊裘高风——郑德涵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9月30日 08:41:14 |
蓝银坤 桐庐严子陵钓台碑园,码头起首有一通甲骨文书法“羊裘高风”碑,游客登岸每每驻足欣赏辩识、兴致盎然,该碑书写者是郑德涵先生。 浙江省博物馆郑德涵书画展前言:郑德涵(1916年~1999年),字君量,号廑庐,浙江平阳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参加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后从龙榆生学词。解放前曾执教于嘉善、杭州等地。解放前夕,应原安吉孝丰中学校长潘大坤先生之邀,至安吉任教,直至退休。 先生学识淹贯,古文、音韵、训诂无所不通,精书、画、琴艺,于金石、古泉、集邮亦得其精奥。兼精于乾嘉考据之学,常有论文见于古泉杂志。郑德涵先生精于词,除以龙榆生为师外,相互切磋、唱和的,还有夏承焘、马一浮、黄宾虹、吴湖帆、苏步青等大师或名家。有《廑翁词胜甲稿》存世,计八十二阙,哲嗣彦昉编印传世。先生山水早年得黄宾虹先生亲授,得其笔墨之法而自出古雅之格。书法擅甲骨、金文,书风清平儒和。 1994年,碑园建设接近尾声,我八十年代后期学习书画,经常通信求教的安吉书法家曹寿槐先生,此时受邀为桐庐老年大学授课,知我已在严子陵钓台谋生,与桐庐老年大学校长(也是严子陵钓台碑园书法征集委员会主任)殷茂芝先生一同来严子陵钓台,决定在碑园征刻曹寿槐先生书法碑,曹先生认为碑园缺少一通甲骨文书法,于是推荐郑德涵先生书写,郑先生书甲骨文“羊裘高风”四字,题跋:“子陵先生不屈于万乘,被(披)羊裘而长往,开东汉二百年之风节,廉顽立懦,影响久远,爰以殷墟契文集‘羊裘高风’四字以表仰止。”这段长跋是碑园二百多通碑中唯一的,也见证了先生“学识淹贯”的旧学功底。 我虽不识先生,却因喜欢收藏古钱币,也早已在杭州钱币界前辈金志伟先生处知晓郑先生的大名,仰慕已久。曹寿槐先生代我求得先生甲骨文书法一件,至今宝藏于兰石斋。坊间广传郑先生是一位恪守“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传统的先生,先生七十岁以后足不出安吉境外,以读书、填词、抚琴为乐事,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颇令时人不解,“羊裘高风”这四字何尝不是写郑先生自己呢? 湖州老费评价郑德涵先生说:“现在的人一谈文化,就想起书画,当然书画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左传》中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之语。三十年前暮春,尝谒先生于孝丰桑麻林麓间,其地山翠湿衣,泉流聒枕;其居平屋二椽,一灯影寒。先生抱遗经,养残生,一张琴,一管箫,看霜枫红紫变色,或作抗声之长啸,其貌如铁干霜皮,优游于荒村寂寞之滨,未尝有戚容。犹记当时先生手抄新词一阕,诵咏数过,倾倒尤至。魄归重壤,泽枯运谢,机息时移,而余韵犹香,顾不悲哉!”这的确是知者之言。 |
原标题: 兰石斋杂记(二十七) 羊裘高风——郑德涵 |
作者: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