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王国里的中国心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5月10日 08:52:59 |
走出国门 发展品牌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 正当企业发展高歌猛进之时,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了!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海外订单锐减,国外市场大面积萎缩。这对陈晓军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面对发展中的“雄关险隘”,陈晓军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他心里很清楚:要突出“重围”,眼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尽一切努力打开国内市场! 要打开国内市场,品牌是关键。可多年来,品牌两字恰恰是属于陈晓军的“软肋”和“心病”。 制造,位于整个产业链中的最末端,同时也是最辛苦、资源消耗最大的一个环节。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企业大多承担“贴牌加工”的角色,为欧美国家供货。这些由中国人制造的产品,运到国外贴上国外品牌,身价倍增,大把的利润被老外挣走,中国企业赚到的只是几个“辛苦钱”。 “力高”多年来一直为世界名牌做加工。企业生产的箱包贴上国际知名品牌再进口到中国,就成了奢侈品……企业虽然做强做大了,可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保姆”,再忙活,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陈晓军不甘心!力高的箱包制作技术,明明已经与国际同步,可产品利润空间却不大,究其原因就是“亏”在品牌和营销。说到底,想在市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变‘保姆’为‘主人’”!陈晓军不由自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好营销?创出属于自己的箱包知名国际品牌? 他心中生出一股豪气:一定要打造国人的世界级品牌,有一天,也让日本等其他国家为“力高”贴牌加工! 可豪气归豪气,现实却很是“骨感”:创品牌不但需要有优势宣传和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外许多知名品牌, 都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沉淀,他等不起。 那么走出贴牌时代,路径在哪里? 也许是缘分?这时,比利时著名箱包企业“海格林”进入他的视线。那是2011年3月,受欧债危机影响,这个百年老店面临亏损,有意转手,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下一个“东家”。 得到这个信息,陈晓军不由得眼前一亮:好大一条“休克鱼”啊!只要给足氧气,定能完美地“激活”! 凭着敏锐的市场判断力,陈晓军旋风似地神速出击。他紧紧抓住时机与“海格林”进行谈判。他怀着志在必得的信念,想不到事情却是出乎意料地顺利:从谈判到完成收购,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陈晓军领衔的力高控股,便以3500万欧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这个被比利时人誉为“国家名片”的世界著名箱包品牌及其在欧洲总部的全部股权,一举成为了国际品牌“海格林”的新主人! 超常规的品牌战略,让“力高控股”迈出了超常规的发展步伐:企业原先身处“制造”这个产业链中的最低端——而今一举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商向品牌营运商的“华丽转身”。公司拥有了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两端后,等于占据了产业的“微笑曲线”。 有了“海格林”知名品牌,犹如拥有事业发展的“核武器”,公司以全球为版图的发展新战略,全面铺开! 2012年3月6日,公司在美国洛杉矶成立海格林(美洲地区)营销有限公司,“海格林”品牌成功进驻美国一家全球500强百货公司,并首先进驻在美的1200家商店,此举意味着该品牌在美国市场将得到快速扩张……从2011年到2016年的5年时间里,“海格林”迅速完成了在全球的扩张,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店铺达到3000多家,包括进驻了巴黎老佛爷等著名百货店。在大举进军世界的同时,“海格林”开始“横扫”国内市场。2011年9月,“海格林”在香港成立海格林(亚太)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市场营销;2012年2月1日,“海格林”在上海成立海格林(中国)营销有限公司办事处,2家专卖店成功进驻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南京路和淮海路。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海格林(中国)营销有限公司在我县迎春商务区立山国际中心成立。 2015年,海格林在“力高”总部发源地“中国最美县”——桐庐举行了一场盛大的“Hedgren海格林”中国行”启动仪式,标志着Hedgren海格林这个国际著名箱包品牌,全面启动中国市场!这些年“海格林”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区也相继开出旗舰店和专卖店,用于采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这些大数据经过欧洲设计师的分析和研究,“Hedgren海格林”终于在2018年推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全新产品系列。 为满足中国消费者购买途径的多样化需求,“Hedgren海格林”已陆续在天猫、京东开旗舰店,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品牌和产品的全部信息,并完成一站式购买。 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上,“Hedgren”闪亮登场,“Hedgren”包作为“G20”峰会的媒体包在世界面前亮相,彰显“中国制造”的无限魅力。 “G20”峰会的媒体包,是在十几个国际品牌的箱包中通过盲选脱颖而出的,公司完全凭借实力获得这一机会。 这款产品是比利时设计研发团队开发的新产品之一,其原型是由比利时著名设计师昆特——提安(Gunther Thienpont)设计的户外包。设计团队的专家们花了近 8个月的时间,对设计原型进行了7次修改,直到2016年7月底才最终定稿。“G20媒体包”方形轮廓,为黑、蓝、红三种不同颜色,该包按照人体工学设计,背起来很轻松,能背能拎,放在腿上能当临时打字桌,困了还能当枕头。为了满足媒体人士的需求,该包特意设计成大容量,里面有10多个功能袋,能放笔记本电脑,相机等多功能的装备。“G20”杭州峰会上,随着数千名中外记者穿梭于报道现场,“G20媒体包”挣足世界的眼球,几乎是一夜之间,这一品牌就跃入了人们的视野,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形成大卖的旺势。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陈晓军用他的大视野、大思维、大智慧,在国际箱包业的王国里驰骋,形成“气吞万里如虎”之势,但他的品牌战略,并未就此停步。他的新目标是:“让国际品牌带动自主品牌”。 2015年,力高控股打响了品牌战略第二大战役。比利时是欧洲时尚设计高地,拥有众多时尚研发和设计人才。收购“海格林”后,陈晓军手下将星如云,技术积淀雄厚。他凭借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自主研发,于2015年推出了自主品牌“Hyou”(好优)。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国内初中生到大学生的箱包品牌,由比利时设计师设计。这款产品大胆采用国际流行色,在具有耐用性、功能性的同时,兼顾外观的美感,一改学生书包黑、灰、蓝的单调颜色,色泽明亮大气,一句话,这款产品展示了“中国匠心”同时又具备十足的国际“潮”范! |
原标题: 箱包王国里的中国心 |
作者:记者 方赛群/文 单佳铭/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