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凝:扬州明月夜 吟来天下知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04月13日 08:43:35 星期六 |
白居易的“荐凝屈祜” ![]() 在中国文化史上,中唐诗人中白居易这个名字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与白居易同时代而又稍晚的人物,徐凝也与白居易有着不浅的交情。关于徐凝与白居易的交往,在历史上有过一段白居易的“荐凝屈祜”的故事。唐人皮日休在其《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一文中也对此作了评论。 “荐凝屈祜”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徐凝与张祜,徐凝自不必说。张祜亦是唐代诗人,字承吉,小名冬瓜,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县)人。生卒年不详。《云溪友议》卷四《钱塘论》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时,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派人去寻找牡丹花。独有开元寺的僧人惠澄在京师得到后开始在寺院栽植,周围用栏杆密密实实围起来,别的地方都没有。当时已经是春深时节,惠澄用油布搭小棚覆置于花上,牡丹花从此才开始在杭州种植。这时,正巧徐凝从富春来,没有先打招呼先题了一首诗: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唯有数包红幞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白居易这时也到开元寺赏花,看到徐凝便让他一起喝酒后再回去。这时张祜也坐船来了,表现得很放荡。张祜与徐凝二人都想参加科举考试。都希望得到白居易的举荐。白居易说:“你们二位这次的文章,就象廉颇和白起相斗一样,胜负在此一战。”于是便为他们出了《长剑倚天外赋》、《余霞散成绮诗》两个题目。比赛的结果是:徐凝第一,张祜第二。 另一说则是,长庆三年(823年),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且常在那里举办赛诗会,藉此选拔人才。江东文士闻风都跑去参加,三十出头的张祜也去了,踌躇满志,一心夺冠,没想到却遇见了另一位才子徐凝。二人于是就在白居易面前比了起来,几轮过后,白居易判定徐凝艺高一筹,以《望庐山瀑布》诗夺魁,诗中“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句深得白居易赏识。不过,徐凝并未留在白居易那里做事,他与张祜二人此后皆各自回乡,正所谓“二生终身偃仰,不岁乡赋”者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的记载则有所不同。《唐摭言》卷二记载: 白乐天典杭州,江东进士多奔杭取解。时张祜自负诗名,以首冠为己任。既而徐凝后至。会郡中有宴,乐天讽二子矛盾。祜曰:“仆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嘉句”?祜曰:“甘露寺诗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又金山寺诗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凝曰:“善则善矣,奈无野人句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祜愕然不对。于是一座尽倾。凝夺之矣。而在《唐摭言》记载的是徐凝的诗句赢得“一座尽倾”,即大家一致称赞,张祜处于下风,“愕然不对”。“凝夺之”是大家支持的结果,并不是白居易有意“荐凝屈祜”。 不过对于白居易有意“荐凝屈祜”,后世文人亦有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唐朝时的人才选拔有行卷的方式。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作品制成卷轴,在考前送给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文学上有地位的人,请他们向主考官推介,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如果说徐凝和张祜在搞“行卷”,也不像,因为他们的作品并没按惯例制成卷轴。 而唐代科举制度对选拔人才有严格的规定。《新唐书·选举志上》中“县考试,州长重覆”句说明,解试需要经过县试和州府试两个环节,绝不可能像《云溪友议》和《唐摭言》记述的那样简单甚至草率。早在中唐时期,韩愈就在《赠张童子序》中对解试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始自县考试,定其可举者,然后升于州若府。其不能中科者,不与是数焉。州若府总其属之所升,又考试之如县,加察详焉,定其可举者,然后贡于天子,而升之有司。其不能中科者,不与是数焉。谓之乡贡。也就是说,解试是先由县一级考试,经过淘汰,选取若干名送到州、府;州、府再经过考试,又经过一番淘汰,选拔若干名报送到中央,然后会同生徒一起参加尚书省的有关机构考试。在整个官试系列中,“县考试”无疑是最初级的选拔考试,它只是向所在州府提供了该县备选的对象。这种逐级考试以定取舍的选官制度是历史进步的表现。显然,《云溪友议》和《唐摭言》的记述既不符合行卷的要求,更不符合解试的程序,其真实性令人生疑。 另外徐凝的中进士第的时间也与这个故事有矛盾。,徐凝应当是与施肩吾同时举进士。施肩吾状元及第有元和十年(815年)登第、元和十五年(820年)登第等几种说法。即使取其最晚,那么徐凝应进士举也应当是在元和十五年。白乐天出任杭州刺史始于长庆二年(822年)七月,长庆四年(824年)秩满,前后不足三年时间。这就是说徐凝与白居易相见于杭州开元寺赏牡丹时,徐凝已在四年前中进士第,绝不可能与张祜在杭州争“首荐”。但是从时间上推断,徐凝和白居易有着交往还是可信的。因为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大兴杭州文事。而徐凝已经是当地较有名气的诗人,从时间与地点来看,两人诗文唱和是存在可能性的。 |
原标题: 徐凝:扬州明月夜 吟来天下知 |
作者:记者 杨露萌 通讯员 王顺庆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