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小利 不失大利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6月01日 08:52:31 星期四 |
说起行骗的手法,总是千变万化,但是一旦涉及金钱了,行骗的嘴脸也就暴露无遗。文章《警方识破“套路”快速抓获作案团伙》一文中发生的案件,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发生在近期,当民警询问犯罪嫌疑人时,对方阐述的犯罪第一步正是以“贱价”吸引人气。而这,便是引得贪图小便宜的人上钩的要素之一。所以,“不贪小利,不失大利”总有道理可言。 俗语云:“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贪”字,与“贫”字从形象上雷同,皆因“贝”字为底。“贝”字则为财,无论是行骗者还是贪小利者皆绕不开此。且不说行骗者的无耻勾当有多难以启齿,但是上当受骗的人,都是因为能“得利”才步步进入陷阱。虽然,仅从这起案例中不免是因为行骗者的手脚快,但是多番要求还钱的举动,也该引得当事人的疑心与多思。好在,损失已经追回,想必也给其他人敲响了警钟。 反观这起小案例,我们更应该从中得到更为深刻的警醒才是。例如,举一反三再看那些“路边捡宝贝要平分”、“投资小利就能获得暴利”等行骗方式,皆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真正如愿以偿的又有几人?遇到此类情景,人们不仅是要思前想后,更要小心谨慎、稳妥为上。当然,骗子的把戏还是有破绽可循,遇到可疑情况,报警求助总不会有错。正是如此,此次“撕钱角”的案子才得以东窗事发,避免更多群众上当受骗。 而在古代,贪小失大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如,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后人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古往今来的故事,总能总结出实用的至理名言,警示后人。此次,我们不妨以小见大,从浅想深,做一回事后诸葛亮,拉一拉警惕之弦。 |
原标题: 不贪小利 不失大利 |
作者:钱晶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