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养一尾生态鱼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3月30日 08:45:37 星期四 |
■ 钱 晶 无论是李松青的石斑鱼,还是翁立华的泥鳅,在笔者看来,这都是合村乡养出的一尾尾“生态之鱼”。要养好这样的“生态鱼”,不仅要靠天生的绝佳生态之势,更要靠村民的生态保护之理念。这理念,不仅能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能逐渐形成“护山护水”的良性循环,使其成为子孙后代的福音。 良性循环,让“生态之鱼”越来越多。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就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可想而知,我们需要看见的不是曾经的绿水青山,更不是一时的绿水青山,而是长久的绿水青山。 村民们从最初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演变到了如今“依托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这样的改变,就是一种生态文明的进步与成效。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也给人以探索的方向。 从合村乡的事例中,笔者看见了探索的轨迹与决心,也看见了村民的创新与思索,更发现了发展路上的“一抹绿色”是如此可贵与难得。我们乐见这些一尾尾被养得鲜美、灵活的“生态之鱼”,也渴望这些“生态之鱼”可以畅游在桐庐的每一寸土地上,山涧、峡谷、小溪、大江……无论怎样的地方,都能带来生态文明的绿与新。 |
原标题: 乐养一尾生态鱼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