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镇】环溪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2月04日 13:27:57 星期三 |
【村史沿革】•基本概况 环溪村,属桐庐县江南镇,南靠相山(俗名来龙),东临富阳,坐落于三国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天子岗山麓。清澈的天子源和青源溪汇合于村口,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村由此而得名。下辖环溪、屏源、屏峰源、郎家坞4个自然人。至2013年底,全村1542人。
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第十一代孙周新一始迁桐庐,其儿周珪定居深澳,历经两代,周敦颐的第十四代孙周维善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迁居环溪。自此,周氏一族在环溪村繁衍生息,逐渐壮大。 环溪村布局规划独具匠心,以南北为主干道,东西为巷,纵街横巷,主体设计成“卅”字形,蕴意根系兴旺、财路畅通。明渠暗沟,水沟与每条行路相附,流遍全村,不仅方便洗涤、保障消防,还将灵气贯通全村。根据五行说的“离”卦,村子南侧修有太平塘镇火。而水为“润下”,财气能随水流遍全村;村口“北水南归”为村聚气。 整个村落以周氏宗祠“爱莲堂”为中心,成纵横格局。古街道以村中池塘为界,以古银杏树为基点,向西北方向拓展。村子的“周”字象形令人叹其缘巧。相山携东西两溪,以半包围的周字外框,道路与空地组一“吉”字。村内保存着完整的古宗法血缘建筑群,古建筑20余幢、历史建筑30余幢,包括祠、庙、堂、亭、寺、桥、渡、井、塘、堰以及古树等,为江南著名历史文化名村。 【文化古迹】•古村古杏 环溪的人烟从这几株银杏开始。周维善选择将第一间茅屋建在这些已经成型的银杏之下,荫庇这一隅风土。700多年树龄是环溪村的阳基树,雄性的两株较雌性的三株粗壮,均枝叶繁盛,树身高挑。春夏绿意茸茸,浓荫蔽日。时至深秋,一树金黄灿烂如阳。村中以“五杏开泰”为环溪八景之一,见证了这个村庄的百年沉浮。 【文化古迹】•碧意安澜 安澜桥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是明季诸生周希里为方便里人而建。古桥位于环溪村水口,天子源与清源溪交汇处,南北跨天子源。系单孔石拱桥,长18.2米,宽4.5米,石拱跨度12.2米。相传当年因拱桥跨度过大,建桥工匠忧其崩塌,不敢拆模,在未拿到薪酬的情况下悄悄溜走,后来村民自己动手将支架卸掉。石桥经受住了常年风雨岿然屹立,村民取“安然无恙”之谐音,命名安澜桥。清光绪十七年(1891),安澜桥重修至今。安澜桥规正典雅,简朴庄重,拱形似月。桥头两棵古樟枝叶如云,桥顶青石浮雕如意图历历在目,桥身古藤盘根错节,藤蔓随风飘曳。桥下卵石镶底,流水潺潺。岸边芳草蔓蔓,杨柳依依,蔚然成景。 【历史建筑】•爱莲堂 因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周敦颐“濂溪书堂”提下“爱莲堂”三字,周氏宗祠皆以此名。环溪爱莲堂始建于明代,现存建于清嘉庆年间(1795—1820),五间三进,依次为大厅、享堂、寝宫,分别用来演戏、议事、供奉祖先牌位。占地286平方米,观音兜硬山顶。堂内建筑木雕装饰均经彩绘,部分檀条为雕花檀,精致绝伦别有特色。古老祠堂见证村庄里年华流转,“崇文尚志”的匾额下,水墨荷香相映,周氏的文脉在爱莲堂里传承。 【历史建筑】•尚志寿心 尚志堂建于清咸丰年间(1850—1861),为周氏第七代传人周德源的先祖大公所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带兵撤退途经环溪,驻绍廉堂、尚志堂、守成堂。驻于尚志堂的官兵,士气低迷,夜寒在天井挖坑取暖。翌日,队伍将行,士兵架起柴火,欲焚烧尚志堂。头领仰首环视厅堂天井,见上堂屏风一字展开,屏风图括历史名流、花鸟虫鱼、神仙奇兽、绿水青山、孝子孝媳,顿生惜意,当即命人泼水灭火。炙热石板遇冷爆裂,至今遗迹仍存。尚志堂木雕276个“壽”字,后人又请民间剪纸名家作寿图20余幅饰于堂内,并设百寿宴汇长寿老人于一堂,摆上传统的“十六回切”与子孙共享天伦。 【民间艺术】•梅花锣鼓 环溪村梅花锣鼓始于清代中期,当时为迎合村里春社秋社祭祀活动而生。梅花锣鼓分七人演奏组合,其中两人吹唢呐;一人敲滴鼓;两人打钹,一大一小;一人敲大锣;一人敲小锣。现今村里婚事喜事、丧事哀事都能听见梅花锣鼓的声音,梅花锣鼓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美丽乡村】•古韵新风 2008年之前的环溪,水沟臭气熏人,溪流、道路两旁垃圾遍地。此后,随着全县“清洁桐庐”行动的开展与深入,随着“潇洒桐庐•秀美乡村”统筹城乡精品工程的实施,如今的村庄路面整洁,溪水潺潺,环境优美。 走在村庄的外围,绿树香莲掩映着崭新的农居,随意拐进一户农家小院,院里不是绿树葱郁,便是花香四溢;踏着石子小路走进环溪的中心,古巷深深,傍晚,村里的浇花师傅会开着三轮车穿梭在古巷里,为明清古宅窗下那几抹艳丽的鲜花解解渴。 【特色产业】•莲风香远 1980年代前后,环溪以箱包制造为主。似乎只在转眼间,以莲为核心的美丽经济已在村庄里开花结果。 村口的九品香莲,是来自台湾的交流作物,虽不结莲蓬不长藕,但花开于五到十月赏心悦目;香莲茶,提神醒目;花粉中的胶原蛋白,美容养颜。 除九品香莲茶,莲子粥、莲子米糕、莲子酒、莲蓉糖等也正作为附属莲产业发展着。在环溪的莲高产种植示范田里,九品香莲与螺蛳、泥鳅、河蟹等套种。正在规划当中的莲子酒作坊与富莲山庄,也将在未来为环溪的美丽“莲”经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传承】•读书明理 ![]() 旧时,爱莲堂举行盛大祭祖仪式,仪式后每人可得一份祭品,而按周氏族规“凡读书人,乡绅贤达可得双份”,崇文之风由此可见。如今,爱莲堂里爱莲书社依旧书香传递,周氏子弟在这儿读莲读史,村中老人开设白鹤书院启蒙国学,闲暇时开一讲堂,邀村人共聚爱莲堂中,讲一讲周敦颐的《爱莲说》,在祖先的笔墨清影里,感受不一样的环溪,不一样的自己。
文 字:黄高远、曹迪辉、吴文治、申屠溢醇 摄 影:黄高远、周献 |
作者: 网络编辑:tlg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