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10村(社区)入选2022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名单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2月17日 08:57:14 |
本报讯(记者 陈艺琨 通讯员 苏莹)近日,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省普法办联合发文公布了2022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名单,我县富春江镇石舍村、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等10个村(社区)榜上有名。至此,我县已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7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04个。 近年来,富春江镇石舍村通过搭建村民协商议事平台,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和民宿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以强化普法阵地建设为抓手,打造乡村法治厅,加大村干部学法力度,定期组织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法治意识。 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积极探索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为根本、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成特色民法典法治文化阵地,积极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先锋作用,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村级治理水平逐步提高。 旧县街道西武山村紧紧围绕依法治村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盘活商会、群团志愿者等队伍力量,创新“鸡毛换糖”,积极构建村级自治、全民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建立“新村民”管理制度,打造“多彩法治路”“旧事论是”评理议事堂,营造村级民主法治浓厚氛围。 桐君街道迎春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新型基层治理模式,首创“红色网格业委会”,建设网格民主法治桥头堡,构建“136X”基层社区治理架构,完善“6”项民主法治机制,解决居民“6”项实事,深挖“X”个为民服务项目,有效拓宽了民主法治宣传渠道。 横村镇凤联村注重发挥“党建+”作用,深化“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落实五民主三公开、五议两公开制度,紧扣村干部关键少数,建成法治广场、长廊等普法阵地,着力提升乡村法治环境和氛围。以“凤联说事”“新村夜话”为载体,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常态化开展送医、助老、扶困等志愿服务活动。 钟山乡陇西村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通过完善民主自治架构,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创新纠纷调处方法,组建多元解纷队伍,有效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开展多形式普法活动,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以法治保障推进共同富裕。 分水镇大路村着力打造最强基层战斗堡垒,通过“党建+基层治理”,形成以“三治”促善治的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有效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成立法治共富加油站,干群通过拉家常、开小组板凳会等形式,为村级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百江镇后河村以民主法治村创建为突破口,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积极探索“法治”促乡村“善治”,推行民主议事制度,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推进法治阵地提档升级,家门口的优质法律服务让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一站式解决。 江南镇华丰村以党建引领为中心,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通过村民会议、“一事一议”“五议两公开”及“新村夜话”“塘边圆桌会”等载体,倾听民众心声,保障群众权利。积极建设法治公园,丰富村内法治元素,利用法治电影下乡、民法典讲座等形式,浓厚乡村普法氛围。 瑶琳镇高翔村倾力打造最美省级民主法治村,形成了富有高翔特色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共建共享”的红色善治体系。搭建“新村夜话”“乡里乡亲”“樟述议事”等协商议事平台,实施“高翔八策”治理方案,不断完善乡村自治规范。以法治公园、文化墙、调解室等为重要普法载体,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 |
原标题: 我县10村(社区)入选2022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名单 |
作者:记者 陈艺琨 通讯员 苏莹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