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吃的玉米 昨天我一圈转下来,摊子前围的人最多,吃的“回头客”也最多的,可能就数玉米了。 这是杭州种业集团从美国引进的玉米,叫“金银208”。工作人员说,玉米棒剥皮,直接切成小块,一人一小块尝尝,一个上午被试吃掉600多个。 菜场里,能生吃的水果玉米也蛮常见,大家为什么都要吃这个?有个围观的小姑娘说,更甜,更嫩,不知道回家榨汁好不好吃。 工作人员马上摆手,不要不要。 说这个玉米的“优点”,是水果玉米没法比的。甜,糖度很高,测糖仪测试有17,比西瓜糖度(一般13左右)还高;玉米粒皮薄,一口进嘴,一粒粒会在嘴里爆开;没有渣,有些玉米啃完,牙缝里总会塞了皮、渣,它就完全不会,脆嫩,水分还足。工作人员自信满满,说已经做到和水果一样好吃的玉米,要是拿来榨汁,太浪费了。 这个玉米在杭州已经种了蛮多,像建德就有,今年5月9日开始上市,运气好的话菜场里可能买得到。 工作人员卖力推荐,买到了最好是生吃,营养好。实在不想生吃,不要剥皮,隔水蒸也好,也能原汁原味。 黑番茄、绿番茄 还有88元一斤的贵族番茄 我见到这些“番茄家族”,不是在新农都会展中心的大会现场,而是跟着好多对蔬果充满兴趣的人,一路去了浙江省现代农业创新园,那里有田间展示,1000亩,能看到2000多个新品种。 比如番茄大棚,种了249个不同品种的番茄。 黑番茄,刚长出来是青色,略略带紫;长着长着,青色变红,紫色也转为黑色,变成黑红黑红的小番茄。 绿番茄,从始至终,冒头到成熟都是绿色,有些熟透了还没摘的,也会绿里透出一些黄。 试吃了一下,有人说黑番茄甜甜糯糯的,我更喜欢绿番茄,番茄味更浓,滋味更鲜。 还见到一个很“丑”的大番茄,不像其它番茄身体圆滑,长了一层层褶子,像包子,也像个小南瓜。味道糯糯的,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美食家”。 昨天把番茄一路吃下来,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的是日本来的“果蒂卡”,样子普普通通,比一般小番茄略微大一些,个头大的能赶上乒乓球。但真的好甜啊,据说糖度快赶上西瓜了。价格也不便宜,一斤要88元,是番茄界里的“贵族”。 生活在杭州的我们 每年能吃多少新蔬果 昨天的瓜菜种业博览会,是省农业厅、省农业科学院等联合主办的。有47个新品种,是浙江省这几年研发的新成果,其中12个新品种昨天还特意办了一场路演。 尤其是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团队近几年研发出来的5种新品种: 皮薄、肉质糯,目前红茄里品质最好的“浙茄3号”; 辣中带鲜、辣味香浓,肉质脆嫩、无皮无渣、洁白光亮,既能吃也好看,还是少见白辣椒的“玉龙椒”; 鲜味足、品质佳,成熟以后是短棒形的匏瓜“浙蒲9号”; 早熟、长势强、产量高,而且花球又大又松散的松花菜“浙农松花50天”; 能抗得住各类病虫害,产量高、果型中等的番茄“浙粉706”…… 接下来,这些既好吃又好种的新品种蔬果,会推广得越来越多,我们也将会在菜场里经常见到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