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锻炼赶迟不赶早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1月04日 08:20:52 星期三 |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季气温低,早晨的空气容易出现逆温层,近地层空气污染较大。所以,冬季锻炼必须注意选择锻炼时间,既错开身体和环境的低温时段,也避开早晨的污染时段,从而达到良好的健身目的。 冬季的晴日,气温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早晨和上午较冷,下午较暖和。而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人体自身温度也遵循“上午低、下午高”的规律,所以冬季健身的时间选择下午2点~晚上7点是比较理想的。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也比较高,体力充沛,容易进入运动状态。而在早晨或上午9点前健身,由于气温较低,低温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造成局部冻伤和全身体温过低。 据专家研究,冬季后半夜经常会出现近地面逆温层,使得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后最不易扩散,而当太阳出来后,地表和近地层温度会升高,污染物便容易向高空扩散。即便没有逆温层,阳光尚未出现的清晨,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附近,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之空气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也较高,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污染物质也聚于地面,这个时候早起锻炼,就会吸入很多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如果选择上午健身,应该在10点左右开始为宜。这时太阳出来后晒到地面,使大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的空气向高空扩散,对人体的侵害会减小。 此外,老年人是冬季晨练最大的群体,而老年人抗寒、抗病毒、抗污染物侵害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冬季晨练务必“赶迟不赶早”,最好将晨练与晒太阳结合起来。当然,晨练前的准备也很重要:可先喝一杯白开水或牛奶、豆浆,最好吃点面包、饼干之类的东西,然后在室内走动走动,活络一下关节、肌肉,待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
|
原标题: 冬季锻炼赶迟不赶早 |
作者:市民记者 王月心 记者 王城梁 整理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