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疏忽成“黑户”38年警方热心奔波帮找回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09月19日 08:39:32 星期一 |
昨日一大早,方大妈一家将锦旗送到了县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感谢民警不辞辛劳帮助她找回了“遗失”长达38年的“身份”。但说起怎么会成为“黑户”的原因,方大妈满是心酸,坦言是自己的疏忽。 方大妈今年60岁,原籍桐庐县江南镇,家中有六兄妹,她排行老五。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方大妈嫁到了湖州的长兴县,几年后又改嫁到了富阳生活。由于历史原因,加上自己没有意识,所以两次都没有办理落户手续,甚至连结婚都没有登记。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农村里也没有这种落户的意识。”方大妈回忆,“觉得不影响生活,也就没有在意。”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的公民个人户口都由乡镇统一管理,村委负责核实。由于方大妈是嫁到外地生活,而且一直没有回到村里,村委按照当时的惯例,在后面的户口登记中就没有把方大妈的户口登记在村里,方大妈也没有在长兴和富阳落户,所以这么多年来,方大妈是一个“无户口”的人。 今年的8月份,方大妈的儿子考虑到她年纪大了,想给她办理一份医疗保险,却因为没有户口一直无法办理。方大妈的家人多次跑到了她曾经生活过的长兴、富阳,都找不到相关的证明材料,也无法办理户籍证明。 几十年过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办理过落户,方大妈自己也讲不清楚,根本回忆不起来。无奈之下,方大妈的儿子在8月23日找到了她最早户籍所在地的江南派出所求助。 补落户口是公安机关严格控制、严格审核的户籍管理登记事项。申请补落户口的当事人要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没有户口的原因、时间,成为“黑户”后的生活轨迹及家庭成员等方面情况,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公安机关根据前述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核实,确认无重人和无虚假伪造信息后方可予以申报落户。 江南派出所户籍民警戴军涛得到当事人要求申请补落户口诉求后,立即将情况报告了桐庐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公安机关对当事人陈述的情况作了仔细分析,认为方大妈在外的这38年期间,各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补落户口的工作必须十分慎重。鉴于方大妈只能提供曾经的生活轨迹和最早的户籍所在地,很多记忆都十分模糊,大量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承担。 “无户口的情况并不多见,如此长时间的更是鲜有。最大的困难是她没有办理过落户手续,两次婚姻也没有办理结婚手续,根本找不到户口的任何信息。”桐庐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只有从她的曾经的生活轨迹等方面着手调查。” 为了核实方大妈的身份,桐庐警方走访了她曾经生活过的长兴县、富阳区等地,并取得了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同时,逐一询问了她在桐的亲人和相关的知情人。调查期间,民警对每一份调查材料都认真审阅、仔细分析,确保整个调查核实工作材料详实,进展顺利。经过半个月的奔波,民警终于收集齐全所有材料,成功办结了该项申请,同意让方大妈的户口重新落地在江南镇。 |
原标题: 一时疏忽成“黑户”38年警方热心奔波帮找回 |
作者:记者 钱晶 通讯员 赵鎏杰 网络编辑: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