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老年人健身浅谈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12月29日 08:36:34 星期二 |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严寒时节,有不少健身爱好者因缺乏常识,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冬季不管在室内还是室外健身,都要按照“节奏缓、幅度小”的原则做足热身活动,同时注意保暖和加强营养。因为在严寒的冬季,人体各器官系统均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如果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就开始锻炼,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伤害。 “节奏缓、幅度小”的原则,指可以先进行徒手操、轻器械的少量练习,再开始小步伐慢跑,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整个过程一般不应少于15至20分钟,尤其是器械训练时,要针对身体各个部位进行热身。 另外,老年人在冬季健身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过早运动。这是因为有些患高血压的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对气温急剧下降的适应能力差,易受寒冷刺激发生痉挛、血管收缩;加之经过一夜睡眠,血液黏稠度高,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如果进行大运动量锻炼,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促使血压升高,血管张力增加,容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致命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2、不要空腹运动。运动需要能量,老年人在早晨进行体育运动前,最好先补充一定的能量,如热果汁、含糖饮料等。在进行长时间野外运动时应携带充足的食品或高能量的便携食品(如巧克力),避免在野外运动过程中因气温过低、能量消耗过大而引起体温下降,危及生命健康。 3、不要疲劳运动。老年人不宜做剧烈活动,应选择中小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气功、散步、徒手操等。不宜做倒立、较长时间低头、骤然前倾弯腰、仰卧起坐等活动。这些动作易造成颅脑血压骤然升高,影响心脑功能,甚至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老年人肌肉收缩力减退、骨质疏松,也不宜做翻筋斗、大劈叉、快速下蹲、快跑等运动。 4、不要运动后“急刹车”。如果运动后突然静止不动,会使下肢血液淤积,不能及时回流心脏,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老年人往往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运动后应继续做些缓慢的放松活动。 5、尽量少做户外运动。人到老年,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末梢循环差,抗寒免疫能力远不如年轻时强,在室外运动,容易感冒。气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冬季户外运动不当,可加重气喘病的发作。 6、不要从事危险运动。安全是老年人冬季锻炼的头等大事,要注意预防运动意外、运动创伤和疾病发作。不要单独从事有危险因素的运动,如滑雪、滑冰等。患有疾病的老年人应从事平稳、轻缓、舒展的体育运动,同时携带必要的应急药物。一旦身体感到不适,应及时呼救。 7、运动后加强营养。运动后,老年人消耗了很多体力,应该在保证正常饮食需要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糖、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取。可从谷物、豆类、辣椒、菜花、萝卜、白菜等食物中补充营养,但忌暴饮暴食。 (通讯员 叶 扬 记者 黄明芳 整理) |
原标题: 冬季中老年人健身浅谈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