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微知识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8月12日 08:40:52 星期三 |
1.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包括哪两大类? 一类是以地质灾害位移监测数据为基础而开展的预警,如地质灾害专业仪器监测和监测人简易监测;另一类是以大气降雨观测为基础而开展的预警预报,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气象部门发布。 2.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分为几个等级,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发布?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分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三个等级,主要通过互联网、短信、广播、电视、报纸、大屏幕等途径发布。黄色预警表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需要加强监测;橙色预警表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需要做好撤离准备;红色预警表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需要立即撤离。 3.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和工具有哪些? 采用测距仪监测隐患点位移动态变化:在主要裂缝两侧设置监测点,用固定标尺或用钢卷尺定期监测裂缝动态变化;监测水流和水量变化情况。做好监测记录,定期整理分析资料,掌握灾害的变化规律。 4.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的职责有哪些? (1)熟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有关情况;(2)严格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定时监测;(3)发现临灾迹象,按规定发出警报并组织人员迅速转移,迅速上报险情、灾情;(4)管理保护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地质灾害工程设施;(5)协助乡镇政府、国土部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知识宣传。 5.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394号令公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指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律依据,该条例于2004年3月1日正式施行。 6.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主要做什么工作?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在汛期,乡(镇)政府、村委会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 (通讯员 陈际平 记者 何 晓) |
原标题: 国土微知识 |
作者: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