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的感动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5月25日 08:23:22 星期一 |
海南省万宁市有一位71岁的五保户老人苏朝明,尽管生活十分困难,但一年又一年,他照顾了一位和他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智障男孩整整8年,只因一个承诺。 即使是一位成功人士,在经济不愁的情况下照顾一位智障人士,已经很难得。而如果自身生活都已经十分困难,却还能伸出援助之手,照顾更弱小的人,这更显现了人性的闪光点。苏朝明就是后者,他虽普通却不平凡,年迈却高大,用自己的余生践行着一个承诺,除了感动,更让人敬佩。 命运不由人选择,但用什么方式生活却是个人的权利。纵观社会,张纪清——一位生活清贫的老人,用“炎黄”之名隐于红尘,捐款27年,建了敬老院和希望小学;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尽管为了让孩子们能吃饱,她和丈夫去地里挖过野菜、捡过麦子、收过土豆,不计回报地用善良撑起孤儿的天空;80后的李灵,哪怕已经欠下8万元外债,也坚持办希望小学,只为300多名留守儿童能有学可上……他们每个人都和苏朝明一样,身上有一种让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让人愿意努力向上,勇敢付出,快乐生活,不畏惧少数人的坑蒙拐骗,而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真善美的心灵。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在传统文化中就十分讲究守望相助、推己及人、家国天下、恶小不为的民族,是一个主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民族,这样的信仰,让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都是简单的正义。所以,哪怕有时会被恶意的流言而迷惑、被不善的举动而激怒,但都不妨碍我们坚持用一颗善心,用自己的真诚和乐观去生活。 |
原标题: 向善的感动 |
作者:何妤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