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当量力而行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4月15日 08:41:45 星期二 |
今年央视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如今早已红遍大江南北。而近日,一些大学生将之改成了《生活费都去哪儿了》:“生活费都去哪了?还没好好利用就没了……”那么,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去哪儿了?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就此对武汉部分高校200名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后月均生活费达1500元,其中人情交往花费占大头。 对此,笔者也深有感触。亲戚的孩子在杭州读大学,刚入学时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在2000元以上,这让身在农村的亲戚倍感压力,毕竟大部分农村经济条件不发达、家庭收入不高。“请室友吃饭、聚餐、买零食……”询问钱花在哪儿时,孩子这样回答。亲戚很无奈,只得自己节衣缩食,把钱省给孩子花。 相信这也是现在许多大学生家庭的缩影。在当代“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或多或少总会受到一些社会世俗风气的影响,金钱观念也随之加重。再则,这类人情消费很多时候是在“面子”、攀比、从众等心理的驱使下产生,许多大学生因此走入消费误区。事实上,适当的人情来往无可厚非,比如买点水果、零食和大家共享,以小消费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所以,人情消费不是不能有,关键还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量力而行、理性消费。 现如今,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再只是个人问题,已成为一道复杂多元的社会考题。全社会都有责任向他们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方式,铲除病态消费的土壤。同时,工作方知挣钱难,不妨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去兼职或勤工俭学,体会生活的艰辛,从而更懂得父母的不易。 |
原标题: 大学生消费当量力而行 |
作者:邵惠燕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