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坞里的竹笋合作社暗藏玄机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4月14日 08:46:06 星期一 |
部门联动利剑出鞘揪出电镀厂 日前,县公安部门依法对涉嫌污染环境罪的朱某某刑事拘留,这是该局自成立环境犯罪侦查大队以来,实现第一时间介入侦办的首起环境污染案件。 瞒天过海 竹笋合作社为幌子 2月26日,县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瑶琳镇某村偏僻山坳里藏着一家电镀加工企业。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助下,县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和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民警找到了群众举报的相关位置,此点地理位置偏僻易隐蔽。当时,执法人员只找到了一家“竹笋合作社”,厂房是空置房,旁边有一隔间,并且上了锁。 起初,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个隔间,但厂房外一个无防渗漏措施的水池让大家起了疑心:竹笋加工行业用不着这么大一个水池。这个水池长宽约3.5米,深度约2米,上方还盖着7块建筑用的预制板,里面是黄色污水。 此时,执法人员发现厂房上锁的隔间内其实有人,但此人拒绝开门接受检查。控制现场后,执法人员发现里面有一整套电镀生产设备,地面污水横流,废水经管道排放至厂外那个无防渗漏措施的水池。 县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对现场地面水、车间外废水池、厂区外地表水、车间内闲置水泵残留液进行水样采集和拍照,并采集相关违法证据。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民警依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同时采集企业运行情况,固定相关证据。 重操旧业 终究难逃法网恢恢 这家无名电镀厂的负责人姓朱,富阳人,他承认自己的电镀厂未经环保审批和验收,无任何环保相关手续,也没有营业执照。 隔间里的“厂房”是朱某某从瑶琳镇某村村民程某处借用的,整个“厂房”本属于竹笋专业合作社,里面的电镀设备和电镀液分成三个区域摆放,具体生产工艺为:熟铁金属零件—清洗除油—镀铬—清洗—成品。生产过程中需加入铬酸和硫酸等化学物品,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则直接从设备上流到地面,最后通过一个管道流向厂房外的废水池。生产过程中,每天产生大约1立方米的废液,废液最后全部直接进入水池。经询问,朱某某表示这个水池从来不进行任何处理,且没有任何防渗漏的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废水必须经过污染物处理设施处理完全达标后才能排放,否则会违反法律法规。经审查,朱某某2011年因在外地开办无证无照的非法电镀加工点,被当地环保部门查获并受到处罚。停产一年多后,他想到了瑶琳镇的老朋友程某,特别是程某所开的竹笋合作社厂房很大,而且有空置房。2012年底,朱某某就将生产设备搬了过来。 经监测,此电镀车间地面水以及车间外水池内所含六价铬、总铬、总铜等指标超标,负责人朱某某涉嫌污染环境罪。 |
原标题: 深山坞里的竹笋合作社暗藏玄机 |
作者:通讯员 吴新宇 记者 俞璘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