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健康“动”起来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12月30日 09:33:12 星期一 |
![]() 培养运动兴趣 加强体质锻炼 从全县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抽测结果来看,学生们对一些常规性运动项目依旧保持着优势,但在引体向上等上肢力量型项目面前却显得手足无措,这也从中暴露出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调查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现在孩子的体质不如以前了。那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学校和家长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和锻炼的? 家长重智育轻体育 孩子爱“宅”在家 市民项先生的儿子小凯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他的成绩一直不错。小凯长得比较壮,身体一胖,行动也不怎么利落,为此他从小就不太喜欢体育活动。项先生说,孩子的体重一直是超重的,看着他连走路都气喘吁吁,体质挺差的。反正现在孩子的成绩不错,其他也就不管了。通过对多名家长的采访,记者了解到,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更多家长要求孩子把精力投入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如果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也只是花钱参加围棋、舞蹈、美术等艺术类、棋类辅导班。而选择体育类的课外兴趣班的人并不多,要有也是以乒乓球、跆拳道为主。 不仅仅是家长,就连孩子也喜欢当“宅”男(女)。就读于县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的小李同学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在家上个网就能玩上一天,谁还愿意出门去活动,顶多约上好友出门打篮球。而他身边的一些同学、朋友也喜欢“宅”在家里玩电脑。他们觉得,上网可以购物、聊QQ、读新闻、看电影,可供选择的内容丰富多彩,平时闲在家里也不太会想到去室外运动。 说起现在孩子的体质变化,县实验初级中学体育老师周晓芬对此感触颇多。她表示,从教14年来,她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现在孩子的体质比十几年前有所下降。十多年前,那时周老师还在歌舞一所学校任教。山里的孩子很多都是走路上学,而且还帮忙干家务、农活。其实,在走路和劳动的过程中,就锻炼了孩子的腿部力量、手臂力量等各方面能力,自然长年累月后,孩子的运动能力和体质就不错了。而现在的孩子从小只注重营养,忽略了运动,肥胖孩子逐渐增多,对运动的兴趣也减弱了。从目前任教情况看,虽然学校运动场地和器材都比较健全,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耐久跑。 调整体育项目设置 学习运动两不误 针对学生体能素质抽测的结果,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体向上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今后县教育局和学校将在体育课程设置、全县体育赛事举办、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设置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相信今后弱势项目测试结果会让大家满意。 叶浅予中学是我县这次体能素质抽测综合成绩第一的学校,这与平时的体育锻炼分不开。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桑老师说,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体育运动,除了每周的体育课以外,还在其他时段开设了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由于学生的上肢力量弱,大部分学生引体无法“向上”,目前,学校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的时间,学教哑铃操,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同时还开展体操、单双杠等针对性的训练。 桑老师说,从这几年叶浅予中学的情况看,一般成绩好的基本是学校的运动员,运动好的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也相对好些。所以,学习和运动是两不误的,要让孩子劳逸结合,学习和运动协调得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学生某项体育运动的水平,和他对此项运动的热爱程度是成正相关的。为此,家长们从小就得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可以多花时间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长时间的兴趣积累才能让孩子形成主动运动的习惯。 |
原标题: 让学生健康“动”起来 |
作者:记者 俞璘/文 黄强/摄 网络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