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携大风“赶走”雾霾天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12月10日 09:31:11 星期二 |
![]() 市民倡议春节不放烟花 “我县的PM2.5指数总算下来了。据监测中心的实时监测,城南的PM2.5指数在220左右,相比前一天,下降了100多,雾霾也有了好转。”昨天一大早,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姚建良给记者报告了这一好消息。 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出现这样的雾霾天气吗?我们又该如何防控雾霾天气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和相关医生。 近期不会有如此严重的雾霾天 “这几天的雾霾,应该说是我县自有监测和记录气象数据以来,最严重的一个时期。”县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章莹菁介绍,本周有冷空气到来,会赶走雾霾。 章莹菁说,本周,我县要经历两次冷空气影响。第一次昨天到达,这样看的话,昨天我县的雾霾中,有一部分也是冷空气到来之前的“锋前雾”。锋前雾是由冷暖两个气团混合形成的雾,最大的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长。如果没有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和降温驱赶,它就会赖着不走。昨天来的这股冷空气中等偏强,它会带来一次降温和北风增大过程,日平均气温降温幅度4~6℃,偏北风3~4级。“周三前后,北方又会有冷空气补充影响,周四可能还会下一点小雨,这样一来,雾霾就被吹走了,近期应该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天了。”章莹菁说。 不过,章莹菁也表示,全年的霾,秋冬季节持续多发,而春夏季相对少发。因为到了秋冬季,副高远离,天气条件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大量的灰霾沉积在空气中,空气质量也好不起来。 戴口罩时间不宜久 遇上了雾霾天气,医生建议,最好佩戴口罩外出。不过,佩戴口罩也是有讲究的。 由于人的鼻腔黏膜血液循环非常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很曲折,鼻毛又构起一道过滤的“屏障”。当空气吸入鼻孔时,气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涡,使吸入鼻腔的气流得到加温。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所以不能长期戴口罩。 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市民,可以选择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者12层以上纱布口罩。而医用护理口罩外包装上标注的灭菌级和普通级指的是口罩本身的洁净程度,与过滤效果无关,市民在选择时可以认准“药监械准字”。 有关医生建议,大雾天气时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空气。同时,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倡议不燃放烟花爆竹 最近的微信圈,可谓被“雾霾”两字给完爆,其中更是有不少“好友”在圈子里“摇旗呐喊”:为了我们的天空,尽量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姚建良表示,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硫化物、氮氧化物、烟尘以及碳粒等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一个普通鞭炮燃放产生的硫化物为0.07克左右,按一挂500响的鞭炮计算,放一挂鞭炮会释放35克硫化物。现在流行的彩色烟雾鞭炮,其燃放产生的物质还包含重金属,对空气质量影响更大。此外,县环保部门通过连续几年的监测发现,在同等气候条件下,春节前后的空气污染指数往往高于平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难脱干系。 采访中,一些市民提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一旦开禁,会制造出不少污染物。有市民提出建议,只在全县设立几个点来专门供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市民则表示希望政府尽快出台合理禁烟花爆竹的措施,市民可以踩气球、放电子鞭炮等环保方式来欢庆。姚建良倡议:“希望我们的市民都能有自觉意识,尽量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
原标题: 冷空气携大风“赶走”雾霾天 |
作者:记者 郑磊/文 吴图/图 网络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