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汽车贷款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11月19日 08:42:24 星期二 |
消费者:凭空多出来的车贷本金 贷款买车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这种“先享受,后付款”的方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购车者的选择。一些汽车经销商因此推出“一条龙”购车贷款业务,让购车者省了不少事。 然而,贷款购车却遭遇贷款本金“被增加”,成为近年来汽车消费中投诉不断的问题。记者从县工商分局12315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该中心已接到此类投诉8起。 (案例一) 去年8月,消费者包女士在县城某车行以814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起亚汽车,首付25400元。另外,经该车行介绍,通过某汽车按揭公司向银行按揭贷款56000元。 今年7月底,包女士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无意中看到一位消费者反映一家按揭公司暗中提高客户贷款本金的事。这让她心生警惕,便打电话到银行查询自己的贷款本金。这一查,包女士才发现,自己也遭遇了此类陷阱,她的车贷本金被提高了2900元。 包女士马上找到车行,希望车行能帮忙协商,然而,交涉多次,车行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之后,她向12315中心求助。最终,经过12315工作人员的多方沟通协调,包女士将原定3年的贷款提前还贷,银行方免除一年2000元的利息,按揭公司退给包女士900元现金作为补偿。 (案例二) 今年2月,消费者吴先生想买一款宝马汽车,听说县城某汽车贸易公司买车优惠幅度比较大,便前往看车。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低价提车,但要求他先支付押金。之后,吴先生跟随该工作人员前往富阳某车行看车,决定按揭买车。过了几天,杭州某汽车按揭公司工作人员为吴先生上门办理按揭手续,在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未告知吴先生按揭手续费用情况,而吴先生则稀里糊涂签了很多空白合同。直到后来,他才发现按揭本金多了1.9万元,便向县工商分局12315中心投诉。 然而,因给吴先生办理按揭手续的中介公司位于杭州,在桐没有办事处,县工商分局对其没有管辖权,这给吴先生的维权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由于该按揭公司一直未派人来桐处理,致使事件调查无法进行。目前,12315中心已同按揭公司所在地工商部门联系,请他们协助处理此事。 工商部门: 购车要货比三家、细签合同 12315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在当前较为普遍,在办理按揭贷款时,许多汽车按揭公司不告诉消费者贷款真实的利率或手续费率,只告之贷款年利率或手续费率为6%左右(实际银行收取的年利率或手续费率为3.5%左右),并诱使借款人签署空白格式贷款合同和相关委托书,以增加借款人贷款本金额度的形式收取按揭佣金,以至于出现了按揭公司收取了高额手续费而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这类消费纠纷,消费者因签空白合同的原因,按揭公司往往能提供经消费者签名的按揭合同、中介服务合同,将按揭手续费列入按揭本金的协议和相关委托书。其收费从手续上看“合法”,消费者要举证按揭公司欺诈取证又很难,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预防此类陷阱?遭遇了此类纠纷又该怎么办? “目前,我县本地的汽车按揭公司少之又少,很多都是杭州等地的公司在我县设立的办事处,有些甚至连办事处都没有。”这位负责人说,消费者购买商品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要避免汽车按揭被骗,消费者在选购汽车的环节就应谨慎,尽量选择县内正规的车行和汽车按揭中介公司,要货比三家,详细了解各项具体的收费等,特别是要问清按揭手续费金额,不合理的应直接拒绝。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千万不要签空白合同。目前接到的一些投诉,大部分是空白合同签出来的纠纷。”这位负责人表示,如果消费者不能接受贷款额“被提高”,而汽车按揭公司又凭一份有当事人签名的协议不肯退钱,加上一些汽车按揭公司不是本地服务单位,这就给消费者维权带来较大难度。 如果消费者已经遭遇了此类陷阱,可以要求车行协助处理,也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诉。目前,消费者在县内车行购车出现的此类纠纷,大部分已成功调解。 同时,记者了解到,针对汽车销售行业的各种“乱象”,我县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开展汽车经销企业自查整改活动,下一步将对霸王条款、乱收费等进行专项整治,规范我县汽车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
原标题: 谁动了我的汽车贷款 |
作者:通讯员 吴忠良 记者 邵惠燕/文 吴 图/图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