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11月08日 08:20:12 星期五 |
![]() 出租田地、打工赚钱…… 11月6日一早,天刚透出亮光,富春江镇上四村村民程雪英就拿上务农工具,往自家的农地里走去,开始了自己充实的一天。今年64岁的程雪英,一双儿女都在企业打工,她的日常生活可和一般的务农村民不一样,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杭州新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四蔬菜基地的采摘员。每天干完农活后,她就赶往蔬菜基地去采摘蔬菜,一天的工资有60元。像她这样的“特殊村民”在整个上四村就有十余名,而基地附近的村庄也有一支采摘队伍,靠在基地里干活赚钱。 工资按日结算 程雪英负责采摘的农作物是甜辣椒,一天的采摘量按照自己的劳作时间而定。“采摘辣椒的时间最长,现在我们这批固定的采摘员都在负责这块。”程雪英说,自从新迪公司在上四村成立了蔬菜基地,自家两亩多的田就出租给了公司,每年能拿到600元的租金。起初自己也没觉得能干采摘的这份活,后来蔬菜基地的农作物成熟之后,负责人就到村里来招采摘员,说是按天结算工资,平时还能兼顾自家的农活,一举两得。于是,程雪英就和其余十几名村民开始了“采摘员”的工作。 “原来,自家的田没有出租给新迪公司之前,就是用来种水稻,产量不高,也就是自给自足。现在田出租后,自己也到基地来工作,一个月能拿到1800元的工资,贴补家用是绰绰有余了。”程雪英满足地说,守着田、没有钱,出租田、赚两份,这样的改变令她很是惊喜。一年到头,毛豆、花菜、辣椒……蔬菜基地的农作物有很多,不愁没有活干,而且还有时间干自家的农活,自家的口粮依旧有保障。 采摘员大多是附近的村民 新迪上四蔬菜基地的经理田鲁告诉记者,除了有像程雪英一样的“长工”,基地也需要一些“短工”。正如眼下是毛豆开采的繁忙期,光靠“长工”还是人手不够,就需要到附近的村里招一批临时的采摘员。“这批临时的采摘员是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付工钱的,就如采摘毛豆,摘一斤是五角钱,摘得越多,工钱越高,附近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都会选择到我们这里来赚些外快。”田鲁说,这样的临时工多半是来自附近的上四村、俞赵村、渡济村等,每当到了采摘繁忙期,村里的村民就会主动上门来找活干。年复一年,这批“短工”也变得相对固定了,有活不愁没人干。而对于村民来说,能利用空余时间赚些钱,何乐而不为。 基地最繁忙的时候,一天有近百名采摘员在基地里干活,这些工人都是村里的闲赋村民。蔬菜基地负责招工的李师傅说:“在招工的过程中,很多村民都说这样的赚钱形式真不错,走出家门几分钟就到了基地,干的又是熟练的农活,村民都很乐意来。” 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除了新迪上四蔬菜基地以外,新迪公司位于富春江镇芝厦村、金家村、溜江滩以及分水的果蔬基地,也以同样的形式招聘当地的村民作为采摘员,来帮助基地采摘蔬菜。“果蔬种植的过程中,前些阶段都是可以通过机械来完成的,只有采摘这一环节只能用人工。”田鲁说,招聘当地的村民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吸纳剩余劳动力。如果单独到外地招聘采摘员,还要承担采摘员的运输成本和住宿成本,这两项的费用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临时采摘量增加,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熟练的采摘员,也在一定程度对基地作物的收成造成影响。如今,这样的运行模式,不仅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实现了企业与村民的双赢。 |
原标题: 蔬菜基地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
作者:记者 钱 晶/文 吴 图/图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