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百里染丹青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12月30日 09:40:42 |
——读孟红娟《家在富春江上》有感 (一) 筏在江上行。 竹筏两侧环绕锦鳞。水色绿,山色青,几抹橙红点醒生机。风一阵,木叶飞舞;水一阵,波光粼粼。满目生生不息。 我立于筏上,心中存着悦与喜。 来此富春江,缘起一部: 《家在富春江上》 (二) 晚秋的夜。 点盏灯,我取出了这本书。一眼,如见一幅画卷。昔日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在长卷中展现。 翻开书页,便有种气息扑面。那是一种对故乡的爱恋。那曾经熟悉又陌生的容颜,亦在这长卷中一一出现。 曾闻严子陵隐逸,却不知他与富春江鳞嬉戏;曾闻范仲淹的政绩,却不知他在富春江旁的清新;曾闻中医师祖桐君,却不知他在富春江畔结庐救命。 这幅长卷中的笔笔墨墨,都流露出对桐庐的爱恋,对富春江的爱恋。因为,这幅长卷的绘者—— 家在富春江上。 (三) 那个秋夜,我看完了长卷中的点点细节。不犹心头一震——这不是我记忆中的富春江。 记忆里的富春江,是些粗犷的线条,是些模糊的色块,而绝非如此精美的书画长卷。带着疑惑,我再次来到了富春江畔。 我是杭州人,家也在富春江上——因伴我从小到大的母亲河——钱塘江,正是富春江的下游。可我却没有如此仔细端详过这位母亲的面孔。 来到富春江上,我沉醉了。 我第一次与母亲靠得这么近,曾经,只是远远地观望。而今,我立在了这位母亲身旁,感受她的呼吸与心跳。 筏在江上行。 竹筏边环绕着锦鲤,似乎溅起了橙红的点点涟漪。一圈一圈,似乎还混着几条银鲫。远处的山线条分明——不是粗犷的线条,而是勾勒的笔迹。低头,周遭仍环绕锦鲤,江水缓缓前行——不是模糊的色块,而是渲染的丹青。绿水青山,构成了书中的诗情画意。 横山绵延勾勒起,春江百里染丹青。 (四) 看着眼前的景色,不禁悄声暗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我把如此美轮美奂的画卷在脑海中绘成了如此不堪入目到图画。 我感受着母亲的呼吸,听着母亲的心跳,想着一切的缘由。忽然,我在轻风中想出了这一切的答案: 我向往其他城市,想去观赏其他风景,却忽视了故乡的人和事;忽视了故乡的富春山水;忽视了我的母亲。 我差一点抛去了我的故乡——我的母亲。从这一刻起,我将重新倾听她的心跳,重新感受,她的美好。 因为她是我的母亲,也因为我—— 家在富春江上。 (五) 筏在江上行,黛色点桐君。横山绵延勾勒起,慢寻桐城韵。 遍赏千万地,何日回故里?春江百里染丹青,桑梓待归卿。 待世俗凡尘散去,百忙中抽隙,留下一片清静。不妨重新认识;重新探寻,这个,你我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 故乡。 |
原标题: 春江百里染丹青 |
作者:陈天昊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