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合村行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2月22日 09:07:57 |
钟灵毓秀休闲地,改革开放话故乡。最近,合村乡“生仙里4A级景区揭牌仪式,邀请我们杭州老知青代表参加这次盛会,我们又一次牵手阔别几十年的第二故乡——合村。那里有我们留下的汗水和艰辛,那里有我们度过的年华和青春。 清晨,杭州旅游公司的大巴载着我们30多名杭州老知青,驶向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目的地——合村。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顺利来到了合村乡政府所在地,受到了合村乡政府及广大村民的热情欢迎。 40多年前,我们这批初出茅庐的杭州“伢儿”,在“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潮中,我们这些知青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告别学校、离开父母,来到了广阔的天地——农村,并在那里安家落户。曾记得当时合村的大伯大妈奔走相告说:杭州的这些“滴滴侬”真了不起,到我们农村锻炼来了。从此,我们这批城里来的年轻人,开始了艰苦的山区生活。我们知青下乡后,要分到本乡各个生产队去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和几位同学分到了一个叫麻境大队的村里。 麻境村,那里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村,屋前屋后都是山,脚下只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在山间。山村信息闭塞,村集体经济十分脆弱,村民更没有钱,就是孩子生病了,也无法借到几块钱。村民们住的泥墙屋,吃的六谷糊,穿的老粗布,年年都是“倒挂户”(指欠债户)。村民们住的大多是茅草屋,村里没有水泥路。我们吃的差,住的差,却干着最艰苦的农活,不善农活的知青,常从山上地头滑下跌倒,不是伤了筋骨,就是划破手脚。一到晚上,没有电灯,也没有电影,更谈不上文娱生活,四周漆黑一团。 大山磨砺了我们的意志,艰苦锻炼了我们的体魂,经过几年的艰苦磨砺,我们具备了能在山区顽强生存的能力,后来又按政策知青可以回城了。临别时,我抬头望着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心情像打翻了五味瓶,辛酸苦辣一齐涌上心头,心里暗暗想道:“麻境村啊,这辈子我再也不想回来了。” 谁能想到,四十多年后,我们又回来了!走进了麻境村,还是让我大吃一惊,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犹如到了另一方天地,变化实在太大了。小路变大路,条条水泥路浇到每户家门口,村道及村主要公共场所,都种着各种绿色植物,村里还开辟出一块平整的场地,安装了大大小小的健身器材。住房都已重新翻造,基本上是二层半的小别墅,院子内种着五彩缤纷的鲜花,车库里停着轿车,小山村在阳光下显的静谧而又富态。熟悉的村民们见了我们就亲切地拉着手说:“哎哟!杭州伢儿回来了,到家里来坐坐,现在房子大了。” 在热心的村民推荐下,我们去参观了“合村民俗艺术馆”,艺术馆建在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中,占地面积1200平方,青砖黛瓦,错落有致,高高的马头墙,属徽派建筑。与不远处漂亮的幼儿园遥呼相望,相得益彰。艺术馆楼高三层,层高都在4.5米以上,通透明亮。楼内设有“绣鞋厅”“书香斋”“乡愁记”“图书馆”“知青阁”等展馆,可谓是“图文并茂,翰墨入扣,威信相衔,亘古流芳。” 我们在知青厅的展览中,意外地看到了自己当年的照片,于是纷纷大呼小叫,激动万分。大家围着照片,兴高采烈地回忆着当年参加生产劳动的情景。我们还兴致勃勃参观了新合的淘宝站、邮购乐,村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做生意,山区的茶叶、笋干、番薯干、药材等农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我们结伴来到昭德水街上,从水上公园往前行,瑶溪上小桥流水,两岸鲜花掩映,“人在花中走,鱼在水中游”,特别使我惊讶的是小溪的两旁都是漂亮的商铺,其中不乏餐馆。溪流的水清澈见底,水草在水波中飘逸,还有许多小鱼儿在摆尾游动,“五水共治”给合村创造了优美的环境,此景此情大可与丽江的美丽小街相媲美。当大家见到一幅巨大的牌子上写着“山里水里,合村等你”时,我们一行中有不少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了“长枪短炮”,把这里的人文景观、友好热情、精致画面尽情收入镜中。 据介绍,离村里五公里处有一项水上运动,叫“激流闯滩”,被誉为“华东第一漂”,今日何不去开开眼界。坐上乡政府为我们安排的敞蓬观光车,在清风习习的阳光下,我们来到高凉亭村的大溪口。这里是牛坞自然村与大溪坞自然村分道的隘口,有落差30多米的瀑布。只见奇石伴青松,绿水绕青山,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游人无不叫绝。放眼“激流闯滩”中的皮艇,时而穿过瀑布水帘,时而冲上浪尖,时而跌至谷底,时隐时显,浪遏飞舟,好一幅壮观场景。可惜我们没时间去体验,因我们当天还要赶回杭州。 我们来到下游平静的溪边,有大人小孩在嬉水。只见清澈的水下小鱼小虾在自由游弋,这里是水碧山青的世外桃源,怪不得游客流连忘返。我们在一座桥下稍作休息时,只见桥上前来旅游的大车小车络绎不绝,据说旅游旺季时每天有六、七千人前来“水漂”,若大的停车场都不够使用。 我们坐在敞篷车上慢游,闻着山茶的清香,听小鸟喳喳的叫声,好不惬意,当我们驰过一个村落时,这里飘溢着笋干的香味。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们,近年来,红红火火的“农家乐”到处都是,传统的特色产品青笋干、番薯干、山核桃、猕猴桃、茶叶等绿色健康食品,每年都给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我们车驶入合村的主街道,发现这里简直和省城里一样的整洁、美观、时髦、开放,有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使人眼前一亮。合村的文化礼堂就在旁边,礼堂内不时飘出优雅欢快的歌声,当地村民一听便知,领唱的是“最美桐庐人”年愈80的退休教师游志君在放声歌唱。劳动之余,村民在这里唱唱歌、跳跳广场舞,享受轻松快乐的时光。合村乡以“青山绿水”为抓手,近几年已获得“国家卫生乡”“国家文明乡”等五个“国字”号奖项,华丽转身,化茧成蝶。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返城的车子载着我们渐渐离开第二故乡。我在心里默默地念道:美丽的合村,我会经常回来的。 |
原标题: 第二故乡合村行 |
作者:毛建秀 柴朝兴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