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意义深远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8月31日 08:36:19 星期四 |
■ 叶 钽 在中华几年前文明历史的尘烟中,许多文明和文化都在不断消逝,但也有些信实淳朴的古韵,一直流传至今。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不停的运作中,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了旺盛的活力。古道如此,古风如此,古建筑亦如此。 挖一挖便可知,我县的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古迹遍布城乡,而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这些珍珠,等待着后来人的发展和挖掘,让它们能“动”起来、“活”起来,把这些闪耀历史光辉的文物古遗,融入到当下人类的生活中来,把代代相传的古风古韵,活化再利用其,使之光彩重生。 “活”起来,为历史注入生机与活力。老迈民居缺了烟火气,“垂垂老矣”,修缮布置一番,老迈民居有了生机再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变成了弥足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儒雅之风、孝义之理、廉洁之义的活学活用,为社会增添了文化内涵;名人光辉与古老建筑交相辉映,成为市民游客缅怀瞻仰的爱国教育胜地;集观光休闲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古道探秘,不仅有身临其境的畅快淋漓,更是“古为今用”的最好例证。 “动”起来才能得发展。你看如今,每逢周末,江南古村落风景区、茆坪的马岭古道、梅蓉的罗家大院等地,都会迎来一批批游览参观攀爬的游客,他们在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会了解欣赏我县文物保护部门为这些“古物”所作的保护性“艺术雕琢”,在欣赏之余,品评历史,享受我县为丰富本地旅游景观内涵所添加的文化情味。 “古”不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当客观条件改变时,“古”也会随着“今”的运作随之改变。抱残守缺是消极应对,在创新与继承中找到平衡,是对“古”的传承与发展,是酌古论今,也是当代人坚守“古”文化的承诺。 能上能下都是一种激励。“古”离我们相交甚远,但“今”却在眼前。让成功的“古为今用”,鞭策后来者,鼓舞前进者,那么长此以往,必定能迎来文化的发展繁荣。古为今用,让文化光彩重生。
| ||||
原标题: “古为今用”意义深远 |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