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有鸿儒 雅韵新乡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8月31日 08:35:31 星期四 |
八月离城,只为给自己疲惫的身心和紧张的工作添上一抹闲情逸致。本期“老家”带我们一起寻一处山中清凉,走进旧县街道鸿儒村,感受一番来自山村的儒风雅韵。 鸿儒由来 鸿儒村,位于旧县街道的西南方向,坐落在旧县溪上游、燕口尖和牛头山之间的山坞口上,一泓清泉穿城而过,据村里的老人介绍,鸿儒村最早的时候叫“璜瑮树”。 关于这个村名,还有一段动听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村里有一棵数人合围的璜瑮树。大树枯死后百年不倒,有天晚上却被雷电劈了。第二天村民发现倒地的树身中,竟然有一块黄闪闪的美玉。村民们奔走相告,都说这是“天降宝物”,凡人无福消受。大家商议后,最后决定把这块美玉送到京城献给了皇上。 从此,这个村子从此后就叫“璜瑮树村”。至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璜瑮树村的张厰和其外甥邵如能同届中举,此后又连续出了七位贡生。小村庄诞生的“二举七贡”,轰动了朝野,称此地真是鸿儒之地,璜瑮树村由此被人称为鸿儒村。 在鸿儒村民眼中,这儿就是一个风水宝地。站定远望,蓝天下远山连绵,阵阵鸟鸣打破乡村的宁静,风中夹杂着农村土地特有的芬芳。让人情不自禁感叹:“这里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雅而清古的鸿儒村,结合本村实际,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宜居的人文村庄环境;新建休闲娱乐公园,公园有文化广场、廊桥、凉亭、绿化、人行道、健身场所等。沿溪还建了一条休闲长廊,同时邀请书画界名家到鸿儒留下他们的墨宝,把休闲长廊提升为文化长廊。 古韵传承,是这个村子的特色,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鸿儒村在改善村居环境和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村庄的文化气息和典雅韵味。不论是主要道路和村庄内部设置精致的景观小品,手绘山水文化墙,还是找寻家训家规和好家风故事,倾听传承家教格言,争做道德好模范的文化礼堂,无不彰显着鸿儒的“传承文化”。 鸿儒孝义 据族谱记载,鸿儒村原本只有张姓一家,至张氏第四代招了一位姓邵的上门女婿,第七代时又招了姓王的女婿,从此村里才有了邵、王两姓。然而,无论姓张、姓邵、姓王,但从祖辈看终究都是一家人,他们共同承载着鸿儒的传承和发展。 鸿儒的故事有很多,听老人们说几段,也许就能明白,如此纯朴的村风民俗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鸿儒第一人,南宋时期的张伯俊武功高强,为朝廷剿匪、安定村庄立下赫赫功劳,诰授保义郎。其第四代子孙张汝明捐万担粮救济灾民,受封迪公郎。清朝任摄市巡检司转湘潭县二尹致仕的张侃,爱民如子,善政播闻。……鸿儒村百米长的文化长廊,醒目的金黄色廊壁上绘制着祖先的荣光,于无声中将忠孝廉勇的精神代代相传。 而娘岭坞的由来,是战乱后母子在庵堂相认,母亲并未随儿返家,安享富贵,而是执意修行。儿子无奈,只能修庵求神,在庵堂贡养娘亲,直到母亲天年终绝。此后,儿子年年来哭寄亡灵,悲声扣人心弦。当地人感其孝心,将庵堂所在山岭称为娘岭,娘岭下的山坞称为娘岭坞。 如今,鸿儒村的媳妇程海兰,数年如一日照顾着90岁的老祖母,从不厌烦。勤俭持家,和睦邻里,婆媳之间,相互体贴,热心帮助群众。一次一个村民掉入水渠窟窿中,当时生命危急,她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救,在其他村民的合力帮助下,挽救了这位村民的生命,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是鸿儒村村民们学习的典范。 不舍瘫痪丈夫独挑一家债务的俞小娟,照顾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多年。面对着沉重的医疗费用和家庭负担,她仍然不离不弃,以坚强的毅力迎难而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动,她把一个困难家庭牢牢撑起。她点点滴滴的行为,村民们多看在眼里,受到了村民、邻居和朋友们的交口称赞,也为鸿儒村树立了很好榜样。 …… 故事说不完,古有感天动地的忠孝廉勇、母慈子孝,如今的鸿儒的道德模范也是层出不穷。 鸿儒古迹 翻阅鸿儒村历史,追溯往古,鸿儒村决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张氏宗谱》、《富春大岭图》实景地、大山寺……古迹甚多,这个小小的村庄着实可贵。 据考证,丌至正七年(1347),年近八十的黄公望为画《富春山居图》,云游富春江,多次往返于这条山道。这条山路便是上通金衢下接杭州的唐代古驿道。而黄公望的名篇《富春大岭图》描绘的正是旧县西武山至娘岭坞一带的秀丽风光。 唐代古驿道位于鸿儒村,起自娘岭坞至富春江镇象山桥,全长约9公里。这条浙西古驿道历来是杭州到严州的陆路官道。从富阳新登过白峰岭,到阆苑,出阆苑再到麻蓬里,过金村渡口即可到旧县,从旧县沿娘岭坞古道一直可以到达严州府梅城;古道往西可到钟山,往南过昌春山通马岭达浦江,而旧县埠更是水陆中转交通枢纽。唐贞观二十年(646),桐庐县治移至旧县,古道更是马帮结队驮运,挑夫往来不息,热闹非凡。 时光荏苒,如今因交通发达,这条唐代古驿道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辉煌,已见不到达官的轿子和商贾的马队,也听不到响彻山林的清脆马蹄声和驿者的歌声,它悠然静卧在群山环绕、翠竹葱郁、流水潺潺的密林之中。 走在娘岭坞古道上,一路置身于大自然的绿色怀抱中,嗅泥土芬芳,呼吸高浓度负氧离子,享受大自然无私的馈赠,仍能勾勒出黄公望《富春大岭图》中“山势重峦叠嶂,兀石怀抱,山径蜿蜒,盘伸幽谷”的意境。古朴的古驿道是祖先留给鸿儒村的宝贵财富。 (通讯员 陈 娥 记者 王仪楚 文/摄 部分资料来自县委党史研究室微村志)
| ||||||||
原标题: 谈笑有鸿儒 雅韵新乡村 |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